第128章身份

刘羡之静静地站着,沉默了很久,开口道:“就在陛下决定信任太子殿下的那一刻,便是信诺之举,群臣也见证了这一幕,天下人也看到了这个结果,那些曾经为大唐牺牲的人,若泉下有知,定然也会因陛下此举心中充满敬意。”

李隆基静静地看着刘羡之,“为大唐牺牲的人…”李隆基知道自己早些年太过于自私,为了维护皇权曾犯下了诸多错误。

这些年有多少人为大唐牺牲,有多少人像刘羡之这样忍受着屈辱,还在为大唐付出着,李隆基接着道:“朕虽然年迈,但是朕也不会逃避,朕不想让那些为大唐付出的人感到失望。”

“那些人…”当然包括刘幽求、玉宁公主、先太子、鄂王、光王、张九龄、李适之、韦坚。

“朕在进行决择的时候,才知道你当时的决择是多么不易,正是因为你,朕选择承认和面对,之前伏龙山庄一案,朕决定重审。”

这么多年来心中毫无波澜的刘羡之如此忽然心中微微一热,他没有想到李隆基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

“对帝王来说,名声如同帝位一般重要,陛下重审此案,如同罪己。”

“朕当然在意名声。”李隆基的眼神中露出豁达之色,年迈的皮肤此刻也愈发的矍铄,“比起身后留下的名声,朕更在意的是大唐的未来。”

刘羡之终于抬起了头,正视着李隆基。

“你现在是使用什么身份与朕奏对?扶龙山庄庄主的身份?户部尚书?你准备就这样一直隐瞒下去?”

刘羡之道:“陛下,我所做的这一切皆是继承先父的遗愿,铲除奸佞,维护天下安定,并不是为了过去的那件无法挽回的旧案而去改变什么,我在京城之中搅动风云,在别人的眼中本来就是一个谋臣的身份,我不能向每一个人去解释,我不想因为在后世的评价中,认为我赢得陛下的信任便是为了做这些事情。因此,刘羡之依然还是刘羡之…”

李隆基心头涌出一股热流,闭上了眼睛,感叹道:“心中无私,以天下大义为首,始终如一,朕,不如你。”

刘羡之行了一个跪拜之礼,转身,走出了大殿。

李隆基看着刘羡之离去的背影,眼神悲伤而又温暖,“刘幽求,你的儿子几乎和你当年一模一样,朕心中的那一份羁绊,终于可以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