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约定

他看着墙壁上幽暗的烛火,忍不住深深叹了一口气。

这时,几个狱卒过来打开了牢门,李琬不明所以,静静地看着他们。

一个人站在旁边挥了挥手,几个狱卒立刻退下。

这个人李琬认识,他就是高力士。

李琬认出了高力士,惊异道:“高将军。”

高力士看了李琬一眼,向他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他回头看了一眼,躬着身子,态度非常的恭敬。

一个人慢慢的走了过来,他披着一件浅黄色的斗篷,垂及地面,这个人看着李琬,眼神就像是海洋一般浩渺,山岳一般安静。

这个人竟然是李隆基。

李琬心头一震,赶紧跪倒行礼,“儿臣参见父皇,儿臣…儿臣不胜惶恐。”

李隆基并没有走进牢房,他透过横栏看着李琬,“你,你很好…”

李琬道:“儿臣知道这一次罪该万死…请父皇降罪。”

李隆基轻哼一声,“朕知道你一向喜欢军中之事,令你驻凉州督运粮草,你竟然擅自离守。”李隆基的声音提高了八度,“是不是觉得手里没了兵权就不自在了?”

李琬跪倒叩首,“父皇,儿臣是有违父皇圣意,儿臣至龟兹巡视一翻,没想到吐蕃军围攻龟兹,儿臣作为大唐皇子,不愿藏在城内,为了激励将士及百姓,儿臣自作主张,督师守城,儿臣想,就算龟兹被攻破,儿臣也尽了臣子的一份力。”李琬再次叩首,“儿臣,罪该万死…”

此刻李隆基竟然来大牢看他,说明李隆基的心思发生了幽微的变化,李隆基虽然将他打入大牢,但是对于他私结边将还是不愿意相信,并且很多朝臣都在力保荣王,其中也包括寿王的人,李隆基想起自己失去三个儿子时候的那种痛楚,终难割舍父子之情,心顿时软了下来,自己一向喜爱这个舞棒弄枪的儿子,今日看到李琬没有回避自己的错误,勇于说出自己的所为,心中顿时宽慰不少。

李隆基眼见自己的儿子方才不卑不亢的一翻说辞,心中不由自主的升起一股怜惜之意,道:“朕一向对你疏于管教,以至于你如此任性放纵!”

李琬道:“吐蕃军侵我大唐国土,儿臣只想与吐蕃决一死战,却没细想此举有违父皇训诫,请父皇降罪。”

私结边将,是一回事,在危急时刻愿挺身而出,率军守城,是另一回事。

李隆基看着李琬,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其心思也发生了变化,龟兹被围是他挺身而出,坚守城池,令敌军退兵。

李隆基的表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次杀你一百次都不够,你就在这大牢里好好想一想你的过失!”

说罢李隆基转身离开。

高将军看了李琬一眼,嘴角好像露出了一丝善意的微笑,又好像没有。

李琬长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父皇刚才那样说事情也许会有很大的转机。

李隆基只不过是想告诉李琬,这件事你已经触及了我的底线。

在这条底线之前杀你一百次多不嫌多,在这条底线之后,就杀你一次。

这个道理其实与与“罪该万死”是一个道理。

在第二日的朝堂上李隆基下旨贬荣王为庶人,发配益州,永不得回京,贬苏正见为从六品散官,归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