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一虚一实

深夜,吐蕃军发动第五次进攻。

吐蕃人知道时间对于他们也同样宝贵,这次进攻不仅突然而且惨烈。

吐蕃人将弓弩手和弓箭手集中在东门,东门的城墙最长最利于吐蕃军展开进攻,况且在全面进攻失败的情况下,集中兵力攻其一点本来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火光下,吐蕃军万箭齐发,城门上的唐军卒不及防。

吐蕃军的利箭异常的密集,他们已经占尽先机,唐军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箭阵回击敌军。

锋利的箭划破空气,刺穿铠甲,撕裂人的肉体。

五十八个吐蕃军的快刀手已经登上了城墙,他们的弯刀在月光下闪着寒光,弯刀虽然比陌刀短,但是却比陌刀宽,比陌刀厚,他们的不仅灵活,也很快。

很多唐军士兵倒了下去,后面的吐蕃军踩着云梯源源不断的冲了上来。

李琬从南门赶了过来,发现苏正见早就站在东门前面的一个路口,和其他三位偏将指挥作战。

一个士兵禀告了苏正见,苏正见转过身就看见了李琬,他看了一眼火光冲天的东门,快步走过来,道:“殿下,战事紧急,还请殿下移驾将军府。”

李琬看着苏正见,他没想到战事居然这么槽糕,他的脸上面无表情,沉声道:“城门还没有破,打回去!”

苏正见的表情看起来有点犹豫,“是。”

苏正见对左右道:“保护殿下安全。”其实他早已经吩咐左右,若城门守不住,这人就算绑也要把李琬绑到将军府。

城内的驻队冲了上来,驻队每人一把刀,一个盾牌,驻队沿着马道冲了上去。

弓弩手被集中在了东门前面的一块空地上,这些弓弩都是用于野战的的大弩,弓弩固定放在一个可以调节角度的木托上面,必须由两个人操作才能拉弦上箭,这些大弩才能从城内射出城外。

现在军情紧急,只能放手一搏。

大弩的箭比平常的弓箭几乎粗一倍,长三寸,这种箭破坏里也是惊人的。

每一支箭的箭尾都绑着一个红色的丝带,在星空下这种红色更加的鲜艳,在微风中不停地飘动。

箭没有动,丝带的飘动正好衬托出箭的沉静。

苏正见示意负责箭阵的偏将,偏将得令,拔出长剑,大声道:“放!”

万剑齐发,由于冲击力震动地面,箭阵瞬间扬起一层尘土,然后就是安静。

大弩的机簧当然要比一般的弓弩更紧,力量也更大,这些箭快得惊人,就好像这些系着红丝带的箭突然从弓弩上消失。

一支巨箭足以射穿两个身着铠甲的士兵,军阵中的吐蕃军,就好像突然陷入了地坑,巨箭在射穿敌人的身体之后还没入地下一尺,有些吐蕃士兵被巨箭穿透,竟然被钉在地上。

城楼上的偏将当然看到了这一幕,在火光下,箭尾上的红丝带鲜艳的就像是鲜血的颜色。

巨箭的落地点太靠后,不能杀伤蜂拥而至的吐蕃步兵。

偏将命令调整射击角度,再次拉弦上箭。

这个时候唐军驻队的刀已经出鞘,握手的刀已经青筋暴起,指节已经发白,他们在等,再等一个爆发的时机。

敌人受到突如其来的重创,并且惊惶的时候,就是唐军最好的机会。

第二轮箭阵又射出,发出的声音比第一轮的声音更大,更响。

就像是突然用力推动风箱发出的呼啸声,但是这种声音要更尖锐,更震撼。

第一轮只是试射,第二轮的箭比一轮多了一倍。

这种突然性的巨大杀伤效果,往往会让敌人手足无措。

李琬在火光中看着苏正见的手,他也开始紧张了起来,他的手指已经因过度用力而发白,他知道这是城内最后的力量,这无疑是一次赌博。

在突然的箭阵之后,就是突然的反击。

苏正见的右手挥了下去,李琬的手心已经沁出了冷汗,他太紧张,以至于不由自主地向前走了几步。

城下的驻队冲上了城楼,这些士兵行动实在太快,他们并没有直接刀兵相向,而是抵着盾牌用尽全部力量,将吐蕃军硬生生的逼到了墙角,这种爆发力着实出人意料。

就像是一座冰山突然截住奔泻的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