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如此做与边将招兵买马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而其的手法太隐秘,三省六部现在如同织布机一般严格按照格令流程运作,现在的效率要比张九龄为相时的效率高出一倍,但是相较之前张九龄为相时,群臣争鸣,各抒己见,新政迭出的情况几乎再没有出现过。
知道李林甫阴险狡诈大权独揽的人很多,但是知道李林甫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很少,刘羡之便是其中一个人。
没有任何人对李林甫如此行政产生疑问,这反而是最大的问题。
这些格令大多都是李林甫制定的,他已经隐约的感觉到皇帝如此发问的目的,因此将这些格令说成是由吏部完善制定的,把自己隐藏了起来。
“朕于开元之初诏令各郡县举贤良,此诏也要让吏部督办,大唐国力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但是对于贤良之士,朝廷一定要重视,自古学而优则仕,朝廷还要为他们广开入仕通道。”
李林甫微微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身子,他没想到今日皇帝会说出这样一番话,“陛下,此举关乎朝廷用人,微臣不敢懈怠,吏部每年之初皆重申陛下关于郡县举贤良之诏令,这些人皆为低职官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各郡县贤良皆在观察之中。”李林甫的回答也是无懈可击。
李隆基接着道:“如此甚好,朕以为除了科举之外须另辟通道,面向一些擅署文章之人,公布天下,让这些人聚于京师,才学超卓之人,朕亲自与他们对策殿中,以诏示朕渴慕天下贤才之心。”
李林甫顿了顿,躬身道:“臣以为此举甚好,诏令公布天下,定有很多人来应试,然其中定有良莠不齐,臣请求由臣和吏部来依照才学选荐,脱颖而出者闻奏殿下。”
“此事就由李卿去办理吧。”
李林甫立即道:“此举乃是对天下贤才的重视之举,检试复试选送都体现陛下的爱才之心,臣定会办好这次选试。”
李隆基点点头,微微眯着眼睛,“嗯。”
欲望会随着权力而不停膨胀,而李隆基处在权利之巅,对这种欲望更加敏感。
而处在欲望之中的李林甫,反而当局者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