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兵变失败,长安漕运中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影响。
红妆的内部已经明白扶龙山庄在暗中制衡着红妆的计划,因此红妆一直在寻找扶龙山庄的力量。
李林甫作为红妆在长安掌握朝廷资源最多的一个人,负责对扶龙山庄的查探。
李林甫已经将怀疑锁定在了一个人身上。
最近薛家财力雄厚,生意遍布全国,薛琪也积极帮助赴京赶考的寒门学子,并且薛家一向与李适之韦坚张修走的很近,薛家的家主薛长青已经很少打理薛家的生意了,最近几年他一直求仙问道,很少出现的,并且薛长青首先是在潞州发的家,那里正是李隆基的封地,当年李隆基身边最信任的人就是在潞州的旧友,跟当年伏龙山庄的庄主刘幽求关系匪浅,在潞州时两人便是至交,后来刘幽求获罪,李隆基也开始剪除功臣集团,当年和李隆基一起的潞州好友,现在只剩下陈玄礼和薛长青,此后薛长青一直求仙问道,深居简出,自然也是为了忘却一些东西。李林甫虽然没有掌握确凿的证据,但是李林甫和黑衣人怀疑薛长青是隐藏在背后的那个人,是伏龙山庄的庄主。
李林甫想了很多种计划,曾经和黑衣人商议,每一种计划存在的风险都太大,少有不慎,便会令红妆损失惨重。
最近漕运断绝,粮价飞涨,薛家作为京城最大的粮行,囤积了一些粮食,李林甫通过密查发现,薛家的囤积的粮食有二十多万石,因此李林甫忽然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他的脑海中也出现了一个计划,他将这个计划和黑衣人进行了商议。
李隆基本来就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自己曾经的好友手握二十五万石粮,秘而不宣,其居心何在,若将薛家和伏龙山庄扯上关系,皇权的屠刀一定会落下。
借刀杀人永远是一个最有效的法子,而李林甫和黑衣人要做的就是让薛家是扶龙山庄的力量这种怀疑从怀疑层面变成实证层面。
确定完计划的细节之后,李林甫在晚上拜访了寿王。
寿王府正堂,李林甫禀告了一些情况,李瑁的表情看起来有些严肃,开口问道:“先生,粮商那里是什么情况?”
“漕运发现新的开口之后,粮商们虽然按照朝廷的诏令出手粮食,但是往市场出售的粮食依然很少。他们的手里并不缺粮,他们在等粮食的价格进一步上涨。”
李林甫道:“据臣所知,薛家现在囤粮最多,有粮二十五万石,可以让薛家的粮投放粮市。”
李瑁吃了一惊,“先生,依照大唐律法,朝廷是不能强行收缴,何况薛家可是父皇当年的旧友,父皇许以国公爵位,薛长青坚辞不受,从商至今。”
李林甫的眼神露出阴郁之色,道:“殿下,我们不是要强行收缴薛家的粮。”
李瑁等着李林甫继续说下去。
“我们是借薛家的粮,事成之后,全数奉还。将薛家的粮食投放粮市,粮食的价格会开始下跌,粮商们也会在粮价下跌之前放出一部分粮食,等到粮价下跌的时候,我们拿着收来的银子在潼关现场收粮,朝廷统一运粮,化繁为简,减少了粮商们的中转时间,将薛家的所借之粮补齐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并且朝廷也可以多出来一部分粮食。”李林甫加重了自己的语气,“殿下,现在陛下最忧心的便是粮草短缺,太子用限粮令初有成效,我们要为陛下分忧,成大事者不拘泥于细节。
漕运断绝,京城粮食短缺,粮价飞涨,洛阳的商粮和官粮皆运往长安,李林甫此举一来在潼关收取商粮解决了商粮的拥挤之状,二来利用粮价回落的契机回收大量的粮食。
李亨将几项国政皆处理地有条不紊,深得李隆基看重,李瑁一直想争夺储位,不不甘心李亨现在不断加重的地位,因此他必须要做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最终李瑁下定了决心,”先生,我明白了。“
李林甫醉翁之意不在酒,便是想借此事试探薛长青,令吉温以借粮为由带衙役进入薛府,如果薛长青是扶龙山庄的庄主,定然有所行动,而红妆便在暗处监察,如果扶龙山庄进行抵抗,然后便以扶龙山庄叛逆做乱为由禀告李隆基,从而一举铲除扶龙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