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些私自收留逃户的豪门官宦对此法案的进展还处在水波无惊的错觉当中的时候,太子李亨在当日以阻挠当地官府收缴土地的罪名令处死了三个非法占有土地的伯爵,这件事情大大地震惊了那些处在观望中的豪门官宦。
接着李亨去拜访了晋国公,第一次拜访的时候时间很短,李亨并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就在朝臣们认为晋国公顶住了李亨的压力的时候,李亨第二次拜访了晋国公府,与第一次不同的是,此次拜访李亨令东宫六率将晋国公府邸包围,并且在府内交谈的时间要比第一次长,晋国公亲自将李亨送出府外。
次日,晋国公主动递上奏折,声称自己对于国家没有尺寸之功,而忝居国公之位,太子殿下仁厚,以道义和国家利益相劝,使自己觉得羞愧难当,要将自己这几年来非法兼并的土地上缴国家,将逃户遣返回乡。
晋国公的此番奏书,在京城中炸开了锅,晋国公属陇西名门望族,在朝中有很多门生故吏,其一向以自己的出生自傲,从不将朝廷法度放在眼中,并且声称其收留逃户是为了托庇逃户,让其有田亩耕种,并且自己也向朝廷缴赋,没想到李亨拜访了两次就让他交出自己非法占有的土地,那些还没有上缴非法土地的豪门官宦大为惊异,不知道李亨对晋国公说了些什么,纷纷觉得太子在执行此法案的时候,张弛有度,讲究法理而不失仁德。
原来想要联合起来对抗此法案的豪门官宦在这两件事情之后利益链条瞬间瓦解,皆纷纷向朝廷交出了自己的土地,一时间,各地括户之法进展顺利的喜讯络绎不绝。
李林甫在中书省督促括户,看到在括户处于瓶颈阶段的李亨以迅雷之势杀鸡儆猴,括户取得重大进展,并且李亨的声望一时间也升到了一个高点,而李亨能够将括户一事进展如此顺利,这正是李林甫感觉到奇怪的地方。张九龄李适之被贬谪,荣王离京,张修被调任楼兰,李亨身边再无谋策之人只剩下名不见经传的房,此次扩户是房首提,难道那个房的计谋?
李亨的身后一定是那个人,正是那个人在暗中对抗着红妆。
李林甫发现自己小看了李亨,天下的豪门如此之多,难道他李亨都能收缴不成?想到这里,李林甫觉得李亨大有成功之势,因此他决定煽一把火。
精思堂内的灯并没有点燃,李林甫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豪门官宦之家皆有俸禄和朝廷赐予的田亩,若是兼并土地收留逃户便是违法之举,趁着李亨现在的这种风势,对违法的豪门官宦用严刑厉法予以收缴,当然能够激起一些变故,李林甫决定顺水推舟,以严刑厉法推行括户,将责任都推脱给李亨。
在御史台门前设有一只大鼓,供人鸣冤之用,今日忽然鼓声大作。
二十多名老者,联名上书御史台,声称有些人打着太子的旗号为非作歹,横行乡里,状告太子亲自指派的户部郎中柳植强行征缴土地,私自核定征缴土地大小,并且打伤五位朝廷亲封的勋爵之后,陷太子于不仁不义,恳请御史台上书皇帝陛下,查核此事。
因为皆是朝廷勋爵之后,其中还有太宗皇帝亲封的爵位,御史台不敢怠慢,将此事上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