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上,大唐依然沿用姚崇的军事政策,虽然这几年朝政内耗,但是军队制度健全,能够对邻国采取威慑,除了吐蕃和突厥在边境欲与大唐一争雄风外,其他小国皆能与和平相处。
开元年间,与突厥的几次局部战役,大唐皆取得了胜利,西域诸国皆臣服于大唐,大唐设立安西都护府,下辖四大军事重镇,互为照应,维护西域稳定,商道畅通,于此同时西方的大食帝国迅速崛起,随着大食的东进,石国以西的安国,火寻,戊地,等国皆臣服大食,随着大食不断向东扩张,为了争夺西域的的统治地位,两国在西域一带开始触碰摩擦,前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便是与大食在怛罗斯发生过一战,朝廷以平息边事为由将高仙芝先调任右金吾大将军,陇右节度使,安西节度使由苏正见接任。
怛罗斯之战中唐军出动了安西四镇的主力,深入大食腹地七百余里,因为大食的军队人数占优,唐军最终战败,虽然是一场局部战争,但从那以后,大食开始以宗主国的身份威胁西域小国,迫使西域几个小国投靠大食,随后大食内部发生了叛乱,无暇布置军事力量继续向东推进,因此大食和大唐在西域的争夺趋于缓和。
此次大食的使团进京是想和大唐讨论西域两国势力划分的问题,便是想与大唐协定两国在西域的边境,寻求一个稳定的局面,将边境的一部分兵力调入国内平叛。
大食国使团行走数千里进京,唐庭非常重视,通往皇宫的朱雀大街净水泼街,宽阔的大街两侧左右卫府兵盔明甲亮,旗帜鲜明。
左右金吾卫府兵在前面开道,大食使团在礼部官员的陪同缓缓行过朱雀大街。
站在路边的百姓看着大食的使团骑着黑色的高头大马,大食人身穿白色的衣服,留着浓密的胡子,眼眶深陷,鼻梁高挺,头戴用用白色的布条缠绕的圆帽。
“听说大食屡次想要进犯我大唐,这次来到长安不知又要耍什么诡计。”
“不管大食想要干什么我们大唐都不会同意。”
朱雀大街两侧的百姓们纷纷议论。
含元殿外,禁军士兵雁翅分列在石阶两侧,广场两侧旌旗招展,殿内,李隆基头戴平天冠,身着衮龙袍,雄踞于宝座之上,丹陛下分列文武重臣。
大食使团已经走上石阶,殿门外黄门官一声高唱:“大食使团求见。”
众臣纷纷将目光移向大食使团,为首一人走至殿门微微一停顿,遂即昂首阔步走进了殿内,这个人说着生硬的中原官话,“大食国使臣默罕加里参见大唐皇帝。”
李隆基静静看着加里并没有要回应的意思。
加里环视一周,用一种挑衅的语气道:“早闻大唐乃礼仪之邦,今日看来,此言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