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听闻高力士如此言说,没有说话,面容带有淡淡的忧愁之色。
高力士心中一动,自己果然猜中了李隆基心中所想,细想李隆基最近的遭遇,自己三个儿子谋逆,紧接着自己宠爱的武惠妃又离开自己,如此深入骨髓之痛让一个人承担,心智和身体也很难承受,高力士与李隆基年龄只相差一岁,心中感同身受,今日发现皇帝御案上的画像,方才与李隆基的一番对话,知道李隆基是真情表露,越发证明了心中所想。
虽然现在杨玉环已经成为了寿王之妃,既然李隆基有意令高力士知道自己的心中所想,便是让这个常伴多年的内宫总管能够一解自己心中烦忧,高力士深知李隆基做事一向不按古之礼法,并且颇有主见,见皇帝默不开口,高力士索性言道:“陛下,臣听闻寿王妃能歌善舞,陛下新谱之曲,颇费心力,要有识得此舞神韵之人,才能领舞,寿王妃端庄娴雅,才艺超绝,臣以为可以令寿王妃领舞。”
李隆基眼眸一动,他看着高力士,脸上愁云顿失,高力士果然在自己的身边常伴多年,那首《霓裳羽衣曲》是自己之前的一首作品,只不过自己独自演奏,从未与梨园的乐师合奏,因为对李隆基来说这首曲子便是自己心中一点情愫,因为这首曲子的灵感正是来自于杨玉环。
李隆基第一次见到杨玉环的时候便被杨玉环的容貌所惊艳,秀雅绝俗,轻灵婉约之气,第二次见到杨玉环的时候,李隆基的心中不由地悸动了一下,杨玉环明眸善睐,美目流盼,这种直击心灵的悸动,让李隆基更加确信自己的感觉。
李隆基轻轻嗯了一声,“舞曲领舞之人是舞曲神韵,最为关键,你能识的其中玄妙,你不愧跟在朕身边这么多年。”
高力士见皇帝露出难得的轻松之态,接着道:“老臣这些年也是在陛下身边耳濡目染,因此对舞曲也有一丝浅薄之见。陛下费尽心力谱写此曲,乃是彰显我大唐盛世气魄,领此盛世之曲者,不仅要有超绝的舞技,并且身份也要尊贵,方显我大唐盛世之象。”
“梨园舞姬皆国中无二,并且皆是御封,你觉得谁可领舞?”
“陛下,陛下以天子身份谱写此曲,臣以为领舞之人由皇室之人领舞,更符合此曲煌煌之象,臣以为寿王妃乃是最合适的人选。”
李隆基思虑了一阵,“寿王妃果真可以领舞?”
“陛下,寿王妃领舞成我大唐新曲,便是寿王妃的福分,何况梨园是论舞曲之地,并无不妥。”既然李隆基问出了这个问题,高力士便以正当的理由回复李隆基。
李隆基的表情渐渐恢复了一些往日自信的神色,“力士,你明日将此曲送与玉环,可先让其熟悉一番,待梨园乐师准备妥当时,其便可来领舞,成大唐新曲。”
高力士躬身领旨,接着道:“想必寿王妃熟知乐理,见陛下令其领舞,定然欢喜。”
李隆基听闻高力士如此言说,大觉顺耳,露出微笑,眼神中充满期待之色。
长安的东北角便是诸位亲王的宅院,“十王宅”。
寿王府南邻兴宁坊,西邻长乐坊,东北两面与城墙相连,当年武惠妃得宠,其爱子寿王的府邸也排在十王宅的第一位,在用料选材上皆非常考究精细,远远望去,楼宇参差错落,逶迤相连。
太子被赐死,皇帝的第一宠臣要来寿王府,这对于寿王这位心思敏感的亲王来说,喜不自胜。
因此他亲自和杨玉环等候在府外,迎接高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