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扶龙山庄

张九龄轻叹一声,索性改变了话题,“你来到长安,说明你也看出了其中的幽微之处,李林甫之所以能做很多事,是因为他暗中掌握了很多重臣的把柄,他能够未雨绸缪,是因为他掌握着非常丰富的情报来源。”

“张令说的是,对手隐藏的很深,在未明敌情之前我并不想打草惊蛇。”

张九龄眼神稳稳地凝视着刘羡之,“是不是红妆?”

刘羡之沉默一阵,索性做出了回答,“是。”

张九龄听闻刘羡之的言语,顿时将这些事情联系了起来,胸中升起一股愤懑之气,“难怪李林甫能够一眼通天,对朝堂幽微之处知无不详,为了争夺储位,他竟然和朝廷叛逆合作,简直是我大唐祸患!”张九龄凝视着刘羡之道:“红妆蛰伏多年,其突然出现定然有惊天计划,这就是你此次进京的目的?”

“是。”刘羡之回答得很平静也很肯定,“扶龙山庄虽然被裁撤,但是为了江山社稷愿意再次舍生取义。”

张九龄想起扶龙山庄当年的往事,虽然自己没有参与其中,但是却是每一个人有抱负之士都期望的风云岁月,张九龄此番被贬备受打击,但心中的豪气仍然没有半分减灭,“看来在朝堂之外依然有人关注着这一切。李林甫是一个极其谨慎的人,他既然敢和红妆合作,定然极其隐秘。”

刘羡之道:“红妆能够在朝廷的追剿下隐藏这么多年并不是一点本事也没有,李林甫城府深不可测,我还需要一点时间。”

张九龄道:“红妆之前一度曾经掌握整个国家的资源,虽然过去五十多年,但是仍然很可怕,以你一己之力对付他们毕竟单薄。”

“要对付李林甫这样的人要用非常手段,扶龙山庄自有我们自己的方法。”

张九龄点了点头,“这条路或许很艰难…但是我依然相信仁义。”张九龄虽然被贬官,但是对于仁义之道的坚持丝毫没有减弱半分。

刘羡之的视线穿过萧疏的枝叶,凝望着天空,“自从陛下裁撤扶龙山庄的时候,我们便已经处于朝堂之外,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注定要走一条充满荆棘的路。”

张九龄听闻刘羡之的话,似乎陷入了一段回忆,他沉默了很久,才道:“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举荐几个忠正的纯臣,只要朝堂之上有他们,一定不会令李林甫的奸谋得逞。你与他们结交,或许会助你一臂之力。”说罢,张九龄的目光稳稳地凝视着刘羡之,“如果这个世上只有一个人能对付红妆的话,这个人一定就是你。”

刘羡之也似乎被张九龄的话微微触动,“只要是我身上还背负的东西,我不会轻言放弃。”

张九龄的眼神闪过一种充满希望的热芒,接着问道:“既然是你亲自出动,想必三阁的人都已经来到了京城。”

扶龙山庄有三阁二十一分堂,皆由当年神龙政变中五王的后人担任,三阁分别为神燕阁、烈虎阁、哮天阁,神燕掌情报收集传递,烈虎掌格斗刺杀,哮天掌探查跟踪,二十一堂分散全国,每堂分为神燕、烈虎、哮天三司,三阁分工明确,二十一堂彼此互为助力,各阁堂既能尽其所长,单独调遣,又能情报共享,统一行动。

“我们的对手并不简单,他们依靠着朝廷的力量,因此要打败他,我们也需要朝廷的力量。”

张九龄明白了刘羡之此话的含义,现在自己被贬为外任,便不能和刘羡之一起对付寿王集团,想到这里,张九龄的眼神中露出一丝失落和感伤。

“当时你送我入京的时候,我记得你曾经说过,朝廷是一个吃人的地方。”张九龄的眼神似乎变得很遥远,“我当时说我要入朝为官,改变这个现状,但是,是我将这一切想得太过简单…”

“张令,不必自责。良臣才俊并没有错,错的是这个时代,而我,会改变这个时代。”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刘羡之的语气铿锵,眼神坚定,充满了风云际会之色。

此时天空阴沉,在沉郁的天空之下远方的长安城显得更加的安静。

张九龄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语气,“陛下毕竟开创了贞观遗风,是一个英武的皇帝,只要陛下身边有纯臣辅佐,完善当初的朝政体质,朝政清明的那一天一定会再次到来。”

刘羡之嘴唇轻抿了一下,将目光移向墓碑,“当年师傅和五王共同创立扶龙山庄与天后相抗,面对的困难岂是今日可比,虽然扶龙山庄经裁撤后已经今非昔比,但是只要有我在,我自当继承先辈遗愿,绝不会让奸佞小人祸乱朝纲,荼毒天下。”

神龙元年宠臣张易之、张昌宗阴谋作乱,凤阁侍郎宰相张柬之、鸾台侍郎宰相崔元、禁军长官左羽林将军桓彦范、右羽林将军敬晖、司刑少卿兼知相王府司马事袁恕己五人率羽林军入宫,杀死二张,拥立中宗即位,逼迫武则天还政于唐,是为“神龙政变”,此五人均被封为郡王,故又称之为五王,姚崇建言下中宗皇帝议与五王一同创立扶龙山庄,惩戒乱党,按法诛奸,护佑李唐江山。后来皇后韦氏效法武后,图谋至尊之位,构陷五王,当时的扶龙山庄第二任庄主刘幽求便辅佐临淄王李隆基诛杀韦氏一党,最终辅佐李隆基登上帝位,后来李隆基的姑姑太平公主自恃以辅国之功乱政,李隆基与刘幽求密谋除掉太平公主,不料计划泄露,太平公主势大,李隆基为求自保,以离间皇族为名,裁撤扶龙山庄,将刘幽求和妻子押入京城,但在临行前一天的晚上,家中突发大火,刘府上下二十八人全部葬生大火,至此扶龙山庄元气大伤,便转为蛰伏,刘羡之在危难中成为第三任庄主之后,重新充实扶龙山庄,这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一阵微风吹来,刘幽求墓碑上的几片枯叶随风落下,张九龄回过了思绪,“你离开京城多年,我方才只顾与你言说,还是先来祭拜你父亲吧。”

刘羡之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悲伤之色,他缓步走至父亲的坟前,整理衣袍,恭敬地跪了下去。

张九龄倒出一杯酒交给刘羡之,他接过酒,无言将酒慢慢洒下,他凝视着墓碑上的字迹,忍不住咳嗽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