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啊,再怎么说,也不应该斩杀来使啊,这如何能体现我泱泱华夏之气度?”

“小陛下还是太年轻气盛,思虑难免有不周全的地方。”

“唉,这回倒是让皇太极抓住了把柄,不好办了啊。”

大明各个时代的人们,在看到天幕里的朱由检,毫不犹豫的斩杀了清朝使臣后,都觉得有点不太合适。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一个使者,孤身一人,显然无法对战局产生巨大的改变,如果杀了来使,授人以柄不说,还会给自己留下一个残暴的名声,实在是得不偿失。

“这事办的确实有点不太地道。”

朱元璋也忍不住摇摇头。

当年他东征西讨的时候,也没少和死对头打交道,包括陈友亮、张士成甚至元朝使者,他都以礼相待。

这件事虽然不大,可至少能对外有一个好名声,让别人知道,他是一个可以商量的人。

有的时候,留下这样一个名声,在关键时候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最起码有人想要投奔自己的时候,不用担心生命安全问题。

大家都会知道朱元璋的阵营可以来去自如。

人家连死对头的使者都能容忍,怎么可能容忍不了前去投奔他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