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让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其实是党争。

朝堂大臣之间你争我夺,拉帮结派,把所有的精力全部用来搞死对方上面。

赈灾、平叛等等国计民生的大事,全都互相掣肘,拒不配合,最终导致国家乱了,大臣们也都毫无作为,还在忙着斗倒对方,直至偌大的帝国轰然倒塌。

朱元璋以史为鉴,制定了很多防止党争的办法,甚至废除宰相制度,同样有着这方面考虑。

但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废除了宰相制度,却导致文官集团做大,甚至分裂出了党争的情况出现。

这就像雪球一点点被滚大,直到朱由检执政之后,党争早已成了无法匹敌的庞然大物。

“爹说的倒也不错。”

朱棣罕见的支持朱元璋的说法。

“朱由检这孩子还是太年轻了,不明白朝堂是人情世故的道理。”

“凭他说的一番话,让人一时热血可以,但要让人一直为其肝脑涂地,那就难了。”

大明其他时代的人们也都有相同的担忧。

越是大明晚期的朝代,人们的认识也就越清醒。

他们深知党争的可怕,这有些人早已深陷其中,有时候理想和现实完全不一样。

朱由检如此轻信别人,早晚会吃大亏。

而就在人们担心的时候,【亡国之君·崇祯皇帝】的那块天幕,忽然出现了一幅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