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幕里的朱由检聘请这三人当老师的时候,他就已经查过这三个人的底细,平平无奇,没什么太大的特色。

像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拯救得了大明?

他们又不是姜子牙、诸葛亮这样的旷世之才。

“小殿下有这个心总是好的,只是跟主子您比起来,还是有点差距。”王承恩笑眯眯的说道。

崇祯皇帝没有出声,算是默许了王承恩的这句话。

他也是这么觉得。

如果是他,肯定不会用这么拙劣的手段去笼络人心,而是会用更高级的办法,比如善待这些人的家人,承诺给他们加官进爵等等,让他们光宗耀祖。

总比像光幕里的朱由检那样,说一些“他们可以拯救大明”这种不切实际的话,去笼络人心要强的多。

……

【徐光启、孙元化、赵士祯面面相觑,他们也不相信朱由检说的这句话。】

【朝廷中那么多的名士贤臣都无能为力,而他们连圣贤书都读不好,怎么可能拯救的了大明?】

【思来想去,恐怕也就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朱由检在笼络人心,故意抬高他们的价值。】

【“多谢王爷赏识,臣等必定为王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徐光启愣神片刻,随后率先表明了自己的忠心。】

【孙元化、赵士祯紧随其后,表明忠心。】

【不管是因为朱由检的个人魅力也好,还是对他们的欣赏也罢,当他们成为信王府讲师的那一刻起,朱由检老师的名声,就永远都烙在他们的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