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放下书卷,淡淡笑道:“三位师傅,咱们不是早就有言在先,不谈朝堂之事吗?”】

【徐光启、孙元化、赵士祯三人面面相觑,最终,徐光启率先站出来,说道:“王爷,臣等三人有一事不明,如梗在喉,不吐不快,还望王爷能答疑解惑。”】

【“哦?请讲。”朱由检点头道。】

【“臣等三人虽说腹中有些经纶,但与朝中学士,民间大儒比起来,可谓相差甚远。以王爷的天资和能力,有无数强上我们百倍的学士来投,为何要选择平平无奇的我们三人?”徐光启将始终埋在心底的疑惑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他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对经史子集等儒学著作并没有什么兴趣,反而更加着迷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知识。】

【但在这个时代,这些知识都是被士大夫所鄙视的旁门左道,根本上不了台面。】

【“孙元化、赵士祯同样是这个想法,尤其是在看到朱由检悟性逆天,过目不忘后,更加觉得自己完全就不配当人家的老师。】

【毕竟他们平日所学,与大明当下正经的儒家学问大相径庭,未曾来信王府之前,就曾屡次遭到别人的耻笑。】

【甚至于,连他们的妻儿老小都无法理解,为何不把精力放在圣贤书上面,而是要研究那些稀奇古怪的西方学说,在家乡都抬不起头。】

【说实话,他们心里面其实有点自卑,始终觉得自己学识太浅,无法担当重任。更何况朱由检是皇帝唯一的亲弟弟,血脉最纯正的王爷,应当去选择更有名气的大儒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