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时代文明的程度,不是看它对强者有多尊敬,而是看它对弱者有多呵护。
真正好的时代,不仅强者能够活,就连弱者都能够活下来。
在李瞳之前,从来没有人提到过这样的问题,所以大家便基本对此类弃养事件视若无睹。
至于那些被遗弃的孩子,能不能够活下来,全看天意和他们各自的命运,这仿佛成了大家默契的约定与认知。
“希望大越之后能够有所改变。”
苏漾与李潜在李瞳这里住了三天,全程围观了他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一大早李瞳就会赶早的爬起来做饭,他用的是那种很大的大口锅,就在院子里面架着,下面是用泥土垒起来的火。
收养的孩子中有年纪稍微长的,他们两个负责捡柴砍柴烧火,配合着李瞳,一起把饭做好,招呼其他的孩子们来吃。
总共有十四个孩子,其中有五个小姑娘,小男孩会让着小姑娘们,就像哥哥对妹妹那样的照顾与怜惜。
等吃了饭,时间还早,尚不到读书的时候,大家就会拿着书在院子里面大声诵读,彼此监督。
整个清晨因着有这些鲜活的孩子们,变得热闹,不再凄清冷寂。
李瞳会检查他们的背书情况,还会看孩子们习武——其实就是花拳绣腿,强身健体的,真没什么技术含量。
等太阳出来的时候,约莫着快到学堂上学的点儿了,一群小孩就会成群结伴的告别离开。他们很爱李瞳,敬爱与深爱,看见李瞳时,脸上都写满了安心与信任,仿佛只要李瞳在,天塌下来都无所畏惧。
李瞳也爱他们,疼爱与宠爱,像他这种养尊处优惯了的王爷,肯为了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当爹又当娘,他对他们的爱,已经无法用简单的言语来表达。
孩子们都上学去之后,他便得空画画,苏漾不懂艺术,陪着在旁边看了会儿,倒是李潜与李瞳相谈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