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本意是让三路大军今夏只向前推进两三百里,主要以诱敌聚兵为主,可没让他们推土机似的这么往前冲啊!
如今,黑齿常之和李多祚已经打过了积石山,这意味着,后世的青海地区和黄河上游尽数攻陷,归于周土。
魏元忠更过分,已经顶到了逻些城的眼皮底下。
原本武则天为南路军安排的进军路线,就是一条抄后路的路线。
魏元忠相当于是战略迂回到了吐蕃的后院,其进兵路线是最长的。
可是,谁能想到魏元忠这么野?一个抄后路的,却是进兵最快,都要打到吐蕃王城了。
现在难题却是摆在了武则天面前,怎么办?接着打?还是退兵?
接着打,那就是让黑齿常之和李多祚继续前进,与魏元忠会师逻些城下。
依他们现在的士气,也许一举攻下吐蕃王城,把吐蕃就给灭了。
但是,问题来了,要是不能一鼓作气呢?
毕竟是王都,吐蕃必全力反抗,不留余地。
万一三路大军不能速战速决,被逻些城拖住了呢?那可就完了啊!
要知道,本身入藏作战,就困难重重,高原气候就能让从平原上过去的兵卒去了半条命。
能取得当下的战果,已经是奇迹了。
可一但被吐蕃拖住,进入冬天,那更加寒冷的天气,将会给三路大军带来致命的打击。
理智告诉武老太太,不能冒这个险。
不能让三路大军再前进一步,甚至就地固守也不行,应该撤回来,来年再打,徐徐图之。
毕竟,以往中原军队都是这个策略,春时开战,入秋退兵,以保证兵卒不因气候的恶劣而发生减员。
这么做,也是最稳妥的办法。
可是,你说要只往前推个二三百里,那退回来也就退回来了,不心疼。
现在都打到逻些城下了,再退回来?
武老太太怎么就那么不甘心呢?
打还是不打,进还是退?
一时之间,犹豫不决,陷入两难之境。
朝中的文武百官和武老太太差不多,是进是退,也成分歧之势。
求稳一派与老太太想法一致,若不能速战速决,四十万大军可能熬不到来年开春。
“陛下!”这一派以李贤、武承嗣、武三思、岑长倩等人为主。
“左右军资充裕,大可退兵休整,来年再战。何必兵行险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