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广纳贤才

林锦云松了口气,也跟着笑起来,说上一些鼓励的话。

好不容易从村民中脱身,她又去查看城镇的情况。

随着商人地位的提升,在政策鼓励下,想做些小生意营生的人如雨后春笋般直冒。

做生意的人多了,能提供的工作岗位直线增加,那些无处可去的劳动力也有了收入来源。

有钱便免不得消费,货币流通起来,经济迅速活泛。

再过几个月,等到秋收,经济应当还会有更大的提升。

确认这套模式可行,林锦云迅速按照当初划分的经济区套用,和当地官员商量着按照当地的情况调整。

等特定经济区发展起来,其辐射到的周围城镇自然也会有活路。

政策完全落实已经是一个月后的事情,林锦云还花了些时间确认不止城市表面繁华,种植户的生活也有盼头,心思才安定下来。

一处带动多处,商业带动农业与手工业,随着时间的发展,政策的好处显露出来,经济趋势也越来越可观。

夫人忙得团团转,没空陪他的时候,萧秉文也没闲着。

他之前就觉得科举制度有太大残缺,真正的学士被打压,入朝为官基本都是走私人门路。

如若不然,公孙瓒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就让自己的人侵蚀朝堂。

不是他能力强大到让大多数官员信服,是他懂得怎样将自己挑中的位置的人挤兑走,再换上自己的心腹接任,换着法子将权力揽到自己手中。

萧秉文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

“科举也要改革……不止科举,朕认为,应当广纳贤才。”

举荐当然可以,科举也只是作为其中一条门路,萧秉文恨不得用尽办法招纳天下能人。

科举变得不再是“任务”,学习内容也不会局限于圣人之言,从内容到制度处处开花。

真正做到为民考虑,且为有谋之士开通往上走的道路。

这些政策影响的是人一辈子的事,实施起来比经济发展要困难的多,且没那么容易见成效。

百官中难免有人持反对态度,认为陛下矫正过旺。

萧秉文反手送其一份犯罪证据。

“鼓励大家拓宽学习面,开通更多让人入朝为官的道路,应当不会劳民伤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