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鉴定古代字画

大宝鉴 柳轻侯 1299 字 2个月前

这就更加的增加了鉴定的难度,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如今就有好几个版本,大家各自都说自己手中的是真迹。

可是呢?因为时间都太过久远,所用材质几乎一样,这也造成了真假难辨的现象。

好在陈一自信在鉴宝方面还是有些能耐,面对这样的挑战,他也欣然答应下来。

三个人转移到他的书房,静下心来一件件的鉴定这些古代字画。

不得不说,那亦敏此人对于古字画有着非比寻常的痴迷,因此所藏字画数量非常的多,几乎囊括了华夏古代各个时期的名家作品。

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不是很出名的,可这些字画的作者偏偏都又是一些古代名臣,虽然不以书法绘画闻名于世,可自身的名气却也不小。

偏偏也正是这些人的作品最难鉴别,因为这些人本身流传于世的东西就很少,缺乏可以用来借鉴的实物。

完全只能是通过纸张,笔墨以及印章等方面,再加上通过史籍对于此人性格的分析,来判断是否是本人的真迹,难度相当之大。

可这些对于陈一来说还真不算什么事。因为他前世见过不少名臣的笔迹,既有清代的,也有明代的,甚至是宋元时期的。

这些都存在皇家的书库之中,大多是一些官员上奏朝廷的奏折,属于档案一类。而喜爱历史和收藏的陈一,经常前去博物馆阅读。

也正是因此,所以陈一对于明清两代包括宋元时期很多名臣的笔迹都熟记在胸。

书房内,格外的安静。陈一站在书桌前,一幅幅的看着这些古代字画,还顺手将那些已经看过的分类摆放。

而一旁那亦敏也不说话,就这样一直关注着陈一的一举一动。对于书画几乎一窍不通的白老爷子则一个人坐在一旁饮茶。

一直到日头开始有些偏西,陈一才停下来,站直了腰,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再看了一眼,另外一边堆放着的,还没有看过的那些字画。

陈一从心底里敬佩那亦敏,不知道他究竟花费了多少的钱财和精力,才收集来数量如此之多的古代字画。以陈一这么快的鉴定速度,一个下午也才只看完了三分之一。

陈一甚至觉得那亦敏的个人收藏,比一般小一些的博物馆都要多很多。起码据陈一所知,乾江市博物馆就没有这么多的字画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