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施釉陶罐乌桓部落

大宝鉴 柳轻侯 1278 字 2个月前

不懂就不要乱说,免得教坏了小盆友。学术界普遍认为,华夏从汉代开始给陶器施釉,其实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华夏先民就已经掌握了这个技艺。

这件施釉陶罐,从器型上来看,是汉代末年北地的风格,应该出产于现在华夏的河北与渤海及辽东半岛一带。上面刻画的纹饰具有当地乌桓部落的特色。

在当时能够使用这类物品的应该起码是贵族。此物根据我的判断,是后期被人从古墓中挖掘出来的,然后流转到了现代的高/丽国。应该又被使用收藏了有二百年至三百年左右”

陈一的一番长篇大论,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钦佩和赞许。关键在于观点明确,表述清晰。尤其是一开始对于那倭国专家的怒怼。

现场议论声渐渐大了起来,而网络上更是闹翻了天。如果能够顺着网线找过去,估计此刻双方网友已经开砍。

面对陈一的质问和不断挑衅,倭国专家肺都快要气炸了,立刻抓住了陈一话里的一个疑似漏洞针对性的进行了反击。

“你胡说,你是如何判断这件陶罐是被从墓中挖出来后有被人使用收藏了二三百年的?纯属胡说八道。”倭国专家叫嚣着喝问陈一。

“你眼瞎啊?看不出来此物表面的光泽和传世的以及现代从地下出土的有所不同吗?难道你研究鉴定就没有听说过华夏关于瓷器有‘贼光’这么一说吗?就你这样还跑出来骗钱,我看你还是回家帮老婆吧。”

赌斗的一开始,第一个率先登场参与鉴定比试的陈一,就开启了霸道狂怼模式。

只要是抓住对方一点漏洞就是一通怼,不但在羞辱对方的同时,还将对方的论断和观点批驳的一无是处。

光从气势上就彻底的压/倒了对手。也赢得了网络和现场的一片叫好声。更是让在休息室内陈一团队的人/大声叫好。

“陈一就是牛!”

“哈哈哈,快看,小鬼子流汗了。笑死我了。”

现场,陈一坐在位子上一副干的就是你的样子,比之前小鬼子还要嚣张。从身后侍应生的手中接过一支雪茄,旁若无人的抽着,另一只手上还端着一杯红酒,格调满满。

此时,那名倭国的专家确实已经在流汗,被陈一这个年轻人怼,也就算了,可是万一真要输了这第一局,自己回国以后的结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