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所谓的复辟

大宝鉴 柳轻侯 1315 字 2个月前

总之按照实际重量乘上三倍也差不多了,再高就不值了,除非原有的宝石还都存在,那就另当别论。

合上木箱的盖子暂时放在一旁,接着陈一又打开了第二个木箱。这次的里面全是象牙珍珠和玛瑙翡翠之类的东西。

门类很凌乱,有玉佩饰,有朝珠,还有发簪、扳指和腰带等等。

陈一大概翻了翻,不用说还是大内流落出来的。可惜全是些品级比较低的,连向他前世鉴宝大成之时,所用之物都没有一件。

想想看也是,当初末代清帝逃到东北,在倭国人的支持下搞所谓的复/辟,那些跟着过去的遗老遗少们,很多日子过的并不富裕,尤其是那些宫里的太监们,因此盗取宫内的东西出来卖实在太正常不过。

想必由美的祖父所收藏的这些古玩文物也都是由此而来的。

再继续打开第三个箱子,这一次陈一却有些兴奋了。

这个箱子是最大的一个,里面还被分成了三层,中间都有木板间隔。

最上层首先入眼的是一柄钢刀,对此陈一再熟悉不过,那就是清宫侍卫佩戴的。没想到会在这里又见到。

另外还有把装饰的很精美的宝剑,陈一按下绷簧,抽出看了一眼,发现也只是那种做装饰身份用的,并非什么神兵利刃。

此外还有一对骨朵,很是简陋,想必是清兵入关之前某位将领所用的物件。可惜这些价值都不太大。

揭开第一层的隔板,将这些东西放在一边,中间一层露出来三个造型各异的宣德炉。陈一一看便知是乾隆年间造办处仿制的,可也很有价值,如今一个也能够卖上百万。

再往下看,最底下一层,同样放着三件铜器,一面衔芝凤鸟纹的铜镜,虽然只有十公分直径大小,却做工精美,图案清晰。一看便知是汉晋时期的古物。

另一件是个高约二十公分左右的博山炉,是那种放置于案头焚香所用。仔细观瞧之后,陈一推断此物应当是汉代之物,而且多数是从土中/出来的。

最后一件是个青铜匜,古代的一种礼器,也是日常用来洗漱的一种器具。器型的周身遍布饕餮纹,制作的也十分精细。应该是一件西周时期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