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微笑着点点头道:
“那陈某就献丑了。这件瓷盘虽然款识是‘大明万历年制’,可其实并非如此,而是清康熙时候的仿品。且并非官造,只是手艺稍微好一些的民窑所制。
就和现在一样,属于那种伪造的赝品,用来博人眼球好卖个好价钱。在当时可能不算值钱,但放到现在也起码二百多年,算是有些价值。
以陈某的意见,市场价大致在十万元左右。”
“好,陈先生果然有些能耐,连物品都没有上手,居然可以一口说出它的来历,并且分析的头头是道,对于市场价值也把握的比较准确。”开口称赞的是皇城博物院的研究员谢渊。
可随即他又反问道:
“不过谢某有个问题,陈先生不上手是如何看出来它是康熙年仿制的呢?”
陈一很想回他一句,这破玩意老子前世见得太多了。
可这话只能藏在心里,却不能说出口,否则非把在场的所有人吓坏不可。
“呵呵,唯眼熟尔。”陈一很装/逼的来了这么一句。
顿时谢渊三人全都狠狠瞪了陈一一眼。
心说,你小小年纪,能够见过多少古玩,居然说大话不怕闪了舌/头。还眼熟尔。小子你就等着打脸吧。
很快,第二件东西也被取出。依旧是一件青花瓷,是个葫芦形扁瓶,镜面上描绘的是西厢记的故事题材。
陈一还是没上手,让与陈和乐三人先看,等三人看毕,不等三人开口询问便主动说道:
“和刚才的那件一样,都是康熙年仿制的。”说着话,陈一歪过头看向胡方桓说:
“我说老/胡啊,你就不能拿些好东西出来吗?”
胡方桓急忙陪着笑脸回答:
“陈老弟,都是一批收来的东西,我不是也不确定,才拿来给几位帮着鉴定一番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