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蛐蛐宰相贾似道,促织经

大宝鉴 柳轻侯 1724 字 2个月前

陈一笑了,掏出零钱递给对方,然后让老板找张废报纸替自己包裹一下,否则就这样拿在手里不方便。

老板装好钱之后开口问陈一:“先生,我还有几个蛐蛐罐,都是一起收来的,不知道你还要不要?”

“哦?在哪儿?”陈一闻言顿时来了兴趣。

“您等着,我去取过来给您看看。”地摊老板说罢,转身往后面的一条漆黑的小巷走去。

不大一会儿的工夫,地摊老板就走了回来,手上多了一个挺大的黑色塑料袋。

将袋子放在地摊上,然后从里面取出十多个蛐蛐罐。

一边取还一边说道:“当初收旧货的时候在一户人家收来的。说是以前是他家老爷子爱好玩蛐蛐,后来老爷子去世了,家里也没人爱好这个,堆在家里占地方,因此就卖给了我。”

“您看看,要是喜欢直接全都打包拿走得了。省得我扔又舍不得,每次出摊带着还怪沉的。”

陈一蹲下身子,一个个的上手看了一遍,数了一下,一共连之前自己已经买下的那个总共十六个。

“你当初收的时候就这些?”陈一好奇的询问。

“可不止,起码三四十个,后来有朋友家孩子喜欢,你拿两个,他拿三个的就都送人了。”

“哦?这样吧,一起我全要了。六毛钱一个如何?”

地摊老板想都没想直接答应下来。

陈一付过钱后,又在鬼市转悠了一圈,看没啥便宜可捡,便径直离开了鬼市。

回到宿舍,将买来的十六个蛐蛐罐一个个摆放在桌面上。

仔细的欣赏起来。同时也为那个地摊老板遗憾,一笔财富就这样失之交臂不懂得珍惜,同时也为那位故去的老人感慨,十分佩服老人的专业和执着。

自己面前的这十六个蛐蛐罐,其中十二个南盆,四个北盆。分别出自不同时代的八位蛐蛐罐制作大师之手,可想而知那些已经遗散掉的其他蛐蛐罐,也一定同样的珍贵。

畜养蛐蛐自古有之,有用来听叫的,也有用来打斗的。古代时候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贩夫走卒都有喜好此物之人。

其中最出名的要数南宋时期的蛐蛐宰相贾似道,不但爱好还研究,写成了历史上第一本关于蛐蛐的著作‘促织经’,另一位则是明代皇帝宣宗朱瞻基。

陈一大致的盘算了一下,又查阅了一些网络上的资料,自己眼前的这十六个蛐蛐罐总价值超过二百多万,而自己花费的成本才仅仅九百八十元,足足两千倍的利润收益率。

二百多万虽然还没办法解决陈一目前的困局,可起码也是一笔不小的钱财,而且今晚能够有这样的收获,陈一已经很满意了,看来鬼市那种地方有时间还真要多去转悠转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