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联手打压

平常和这些有钱人在一起,为他们做事获得了一些利益,获得了一些好处,这都是需要眼力劲和拍马屁的。

他们本身是没有任何傲骨和尊严的,所以为了钱,为了利益。或者是为了自己的一些私心,然后掩盖真相去说谎,这是一件很正常的情况。

不过就算这样,他们也不会贸然的露出马脚,反而会善有其事的,做出一系列的鉴定行为。

至少从旁人的角度看来,这五个鉴定师十分的认真,并且行事很低调。

如果是鉴定关公像或者佛像的话,需要做到五点。

第一点看原料,金铜关公像有青铜关公、黄铜、红铜和其它铜合金等,但不一样期间的用铜是不一样的。

元代曾经的铜佛通常都用青铜,也有一些红铜成品,元代以后则呈现了较多铜锌合金的黄铜及纯铜制造的所谓红铜佛像。

而在青铜上鎏金的佛像通常被称为金铜佛像,黄铜佛像大多是不鎏金的。

第二点看标识、座骑、手印和坐姿。

佛像制造时非常谨慎,造像的标识、座骑、手印和坐姿都是很标准的。

只需多加学习,了解各个期间金铜佛像的不一样特征,并细心观察和对照,就可精确地为某件藏品定名。

第三点看面相、体型和服饰。

关公的脸部五官、身材比例、肌肉和衣纹特征等。

不一样的朝代,即使是同一朝代的不一样期间也是有很多改变的。

比方隋唐两个相连的朝代,虽说佛像的全体个性是附近的,但面相还是略有差异的。

隋代的佛和菩萨为半圆脸型,唐初起就变得稍瘦一些。

第四点看样式,样式是指佛像自身所固有的文字资料,比方铭文和题记等。

第五点闻气味,古代的金铜佛像或其它木质、陶瓷等原料的佛像,在长期间受大家供奉时被焰火熏染过,或是长期间埋藏于地下。只需对其细心进行嗅别,通常都可以嗅到焰火、发霉或发朽的滋味。

而现代仿成品,则彻底没有这种滋味。

即便是有些伪品用烟熏或埋于地劣等作旧方法处理,也不免露出破绽,或焰火味过浓,或泥土味太重,都是容易被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