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十八章 技艺

陈林对于这种说法,还是非常认可的。

因为修复过的瓷器,单凭眼看手摸很难识别。

但是在修复过程中,瓷器的裂纹较难清洗干净。

如果用强光手电筒,从内往外照,裂缝就容易现出原形。

而残缺的部位,既使是用高岭土回炉再烧,看似天衣无缝,但是两种材质毕竟不同。

如果在黑暗的环境中,用紫外光源照射,就能看出差异,原理类似验钞机。

这种鉴定方法,已经广泛被国际知名的大拍卖行所采用。

而在书画作伪中,利用修复技术,进行挖补更是制假售假的“重灾区”。

古津给大爱介绍了几种,存在于书画作品中的作伪方法。

一种,是将大名家的落款挖下来,安在一张普通作品上,冒充名家作品。

另一种,是将落款改头换面。

去年,在保利拍卖会上,有一张亮相的《西湖炊烟》,落款是徐悲鸿受弟子梁白云所托而作。

便收藏界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年前,这张作品就曾亮相香港佳士得拍卖会。

但是,落款却是梁白云所作,徐悲鸿为他题跋。

作伪者,明显就是把落款文字的顺序,给颠倒了一下,以图瞒天过海。

此外,在厚夹宣上,或在托裱好的纸上作画,均可以将纸张分成两层。

一张变两张,行话叫“揭二层”。

还有的是将画拆开,装裱均用原件,但画芯却被移花接木,行话叫“套棺材”。

对付这种挖补的作伪方法,可以用强光从画背后照射。

这样一来,一些不高明的作伪手法有可能“见光死”。

高手的挖补,做得天衣无缝,这时就要使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纸张纤维、和颜色之间的细微区别。

毕竟,装裱用纸多达上百种,从工艺和老化程度也能发现破绽。

而如果是偷换画芯,那就需要由鉴定师,根据画风和技法来“掌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