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人别人说什么他信什么,而且从来不听劝,与迷之自信的‘国宝帮’有异曲同工之妙。
市场上,现在流窜最多的,便是被称为虾米的潜在购物者,他们同时也可能变成临时的“羊牯”。
这些人来自各个方面,有旅游者,有来玩的学生,有闲得没事儿,跑来凑热闹的老外。
一般来说,虾米们最喜欢买点乱七八糟、稀奇古怪又好看的东西。
不求是真的,就是图个好玩而已。
不过,年些年由于古董文玩的普及,网上出现了好多教普通人鉴定古董的一些小技巧的视频和文章 。
电视台也竞相出了不少的,关于古董鉴宝类的综艺节目。
不说,普通的收藏者们,究竟有没有学到点儿知识吧,反正那警惕假货的意识,确实是提高了不少。
现今,来逛古董市场,尤其是那种摆地摊儿的,大部分的买家们脑中绷紧了弦儿,坚决告诉自己不要上当。
在这种戒心的持有下,这些买家们看什么都觉得是假的。
不过也是,这摆摊儿的集市儿上,怎么可能出现珍品的古董啊?
不说别的,就一个珍品古董的价钱,也不是一个只能在街边摆摊儿的小贩,能收得起的。
所以,在这种市场情形下,摆地摊儿的小贩们,想要赚到钱,那比之前肯定是有难度的。
如果说以前,只要使出三分力,就能忽悠一个普通的买家;那么现在,需要使出十二分力,也不一定能忽悠住买家。
就算是能卖得了一些小物件儿,那赚得钱也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做个中间人,帮着陈林跟供货人牵个线,自己就能得到费用,那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赚钱。
这种好事儿,谁不答应简直是傻子。
于是,摊主点头如捣蒜般的跟陈林表态道:“帅哥,我答应了!”
他说着,就从裤子的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双手恭敬的递给陈林。
“帅哥,我是我的名片,你收着,咱们好联系。”
陈林接过一看,一张白色的名片上,写着经营古董文玩、上门收购古董等字样。
名字那里写着‘卢东’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