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六十二章 货源问题

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就是较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市场上够年份、够档次的古董,再也难觅其身影。

比如大家钟爱收藏的瓷器。

明代及明代以前,各代名窑的瓷器自不必说。

就连10年前尚可求到的--“清三代”,也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高档瓷器,也已经近乎绝迹。

清代中期至民国,那种上档次的、和大型瓷器均告奇缺。

就连国际市场上,不屑经营的“残瓷”,只要够档次,在国内也呈旺销的态势。

再比如木器。

历年来,难得的明代黄花梨、清代紫檀家具,在上世纪80年代时还偶尔可以看到。

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前期,虽然比较稀缺,但收藏者尚可勉力染指。

但今天,却再无力于市场上,看到这些好宝贝的身影了。

10年前的市场,非常多的清代和民国产的硬木家具,现今也难见精品。

其他的古董门类,比如字画、漆器、玉器、竹牙器等,情况大致相同。

从近一两年来,各个艺术品拍卖公司的春秋拍卖形势来看,虽数量暂时没有减少,但其质量却明显的降低了。

第二点,就是现今的古董价格,也印证了危机的存在。

近10年,各种古董文玩的身价扶摇直上三千尺。

国内的顶级拍卖公司,拍出了惊天高价的例子经常可以看到。

而贴近普通收藏者的,那种品相一般的古董文玩品种,它们的价格也呈十几倍、几十倍的上涨。

市场里,比较多见的清.嘉庆年间的,青花小“喜”字将军罐,也就是中档的瓷器。

这种青花小喜字将军罐,在10年前,一对的售价在只在1000元左右。

但如今已涨至万元、至数万元。

还有那种旧时每家每户,几乎都必备的掸瓶,它曾是市场最俗最多见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