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需要通过配补,来复原短缺部位的原貌。
如何选择和调制配补材料,可根据修复需要而定。
它可以是单一的物质组成,也可以是几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配补,就是要对陶瓷器的残缺部位,采用石膏补配、树脂补配、瓷配瓷修配、环氧树脂补配。
瓷片补配、软陶补配、烧瓷牙材料补配等等,按陶瓷损坏的程度,来选择适用的方法。
比如壶的壶嘴或把手,可重按原样复原新烧一个,并做出与原瓷一样的包浆,做旧后在粘接在古陶瓷上。
有些瓷器有缺损,修复时要进行配补。
配补可以用石粉、补牙粉、瓷粉等与AAA胶调合,可加入与釉色相同的颜料。
有些残缺部位用软陶,捏塑成型后加热烧成陶质后,刮腻子即可。
常用的配补法,有如下四种:
第一种,就是石膏配补法。
石膏粉加适量清水,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此为传统的配补材料,在研究修复中广泛使用。
它的特点是:可塑性好、施工工艺简单、固化时间短、收缩率低、不易出现裂缝、便于着色。
缺点是:固化物的机械强度低、质地脆弱、受潮后容易粉化,不适宜商品修复和展览修复。
第二种,是复合材料配补法。
首先选择成品粘合剂,如AB强力胶、AAA超能胶等。
填料选择滑石粉或牙粉等。
再将选择好的粘合剂、和填料混合调成膏状,软硬度视修补需要而定。
比如,模补用料需软,那么调料时,粘合剂的比例要多于填料。
塑补用料需硬,则填料比例要多于粘合剂。
这个配方的特点是:粘接力强牢固可靠、固化后质地坚硬、机械强度高、收缩率低、不易产生裂缝。
缺点是:材料固化前流动性大,在其固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流动变形。
这种方法,适合各种陶瓷器修复,目前在古陶瓷修复中被广泛使用。
第三种,是塑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