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碟则为撇口,浅腹,中心凸起有杯槽,沿内绘有海水纹边饰,里心绘龙戏珠纹,外壁绘有行龙。
从这些残片来看应为多件,但均已残缺。
还有一个,清乾隆年间的--青花仙人乘槎纹碗残片。
它仅残存碗的碗底部分,圈足较高,圈足内,有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乾隆年制”。
碗心双圈内,绘有一仙人端坐槎上,盘发留髯,手执书卷,神情闲适安逸,怡然自得。
槎,原指水中的浮木,画面中的槎舟,作粗阔古树之状,在水中飘荡,顶部挂着一个大葫芦。
这个图案的题材,取自张骞乘槎溯黄河之源,而入天河的神话。
这个图案,有成仙贺寿的吉祥寓意。
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汉武帝令张骞穷溯河源。
张骞乘槎经月至一处,城郭如府,一女织布,一夫牵牛。
还至蜀中,方知乘槎至牛郎织女二星。
碗身上的人物形象妙笔传神,以国画笔法作细腻描绘。
仅用青花一色,就描绘出了景物的深浅浓淡、水波的涟漪、 树干的斑疤等。
处处都是精细入微,使画面富有立体感,同时讲究意境美,具有典雅的文人画气息。
还有一只清康熙年间,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残片。
虽然这花卉杯已成残片,但根据纹饰、和所题的诗句分析,这花卉杯原应为一整套,共计十二只。
这花卉杯,外壁以青花五彩绘,代表了十二个月的时令花卉。
杯旁以青花按花卉寓意,题写两句式五言、或七言诗。
此花卉杯的残片薄如纸张,釉层晶莹似玉。
可以看到在白色素地上,先以青花绘部分枝茎、山石和地皮。
再以红、绿、黄、紫、黑等彩釉,绘制树干和各种花朵、动物。
十二月花卉纹杯又称“十二月花神杯”, 是康熙御窑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