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为他说得太形象了,可不是嘛,她看到的那些小破文玩店,就是那样的。
陈林就也笑着,跟万晓雯说道:
“其实啊,凡是能够走进这种店里的客人,肯定都是对文玩古董比较感兴趣的人。”
“这些人呢,多多少少也会懂点古董文玩相关的知识。”
“那种店一般就是,随便打量几眼,就会发现店里的东西,那简直是没眼看啊。”
“跟碟子一样大小的银元,绿油油的青铜器,造型夸张的瓷器等等。”
“总而言之,就是里面布满了大量一眼假的东西。”
“不要说有点懂行的人了,就算是小白进去,也会觉得里面的东西都不对劲。”
“客人如果这个时候,想要问价钱,对方当然也会报价。”
“不过嘛,看那个报价的态度,也完全就是敷衍人的。”
“如果你指着一个品相很差的废铜烂铁,对方可能报个几百块。”
“如果是略好一点的东西,比如一个完整的青花大罐子、或者一个看着不错的粉彩大圆盘,对方就可能会说这个是明代的,那个是清代的。”
“然后,他再给你报出一个几千、几万的报价来。”
“当然了,看着这个店里的样子,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在里面买东西。”
“但是,可能是日积月累的原因,这种店总会遇上一两个买家。”
“店家也不会多么欣喜,几万的东西砍价到几百块,有时候说不定也就卖了。”
“至于说什么“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样的话,对这些店家似乎并不适用。”
“这里面,也有一些店家,也许会弄一点小物件儿。”
“比如说什么手串啊,挂件啊,葫芦啊,核桃啊等等。”
“这些乱七八糟的小玩意,本来成本就很低。”
“把它们卖个几十块钱,甚至几块钱都可以。”
“这样南来北往的游客们,偶尔也会停下来买点东西。”
“如此这般,或许可以抵扣一下经营成本。”
万晓雯越听越是迷糊,她疑惑道:“那这就更奇怪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