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章 区别

陈林见高老先生对汝瓷的分辨如此感兴趣,也不由得笑了。

也是,多懂点相关的知识,总是好事。

虽说,将来能碰到出售拍卖汝瓷的几率非常的小。

但是,多懂一些古董方面的知识,也是挺不错的。

于是,陈林就拿起那个刘先生带来的仿品的汝瓷笔洗,开始讲起来。

“说实话,刘先生这个汝瓷的笔洗虽说是个赝品,但是工艺还是相当不错的。”

“刘先生能上当,也缘于它确实能蒙住80%的人的眼睛。”

“但是,若是懂得我些汝瓷的真假分辨方法,倒是能避免再出现此类问题。”

“咱们先看胎质。”

“因为汝窑是北宋晚期,宫廷指定御用器烧造的窑场,所以制作很讲究。”

“它的胎十分细腻,颜色如香灰色,淡灰偏白,俗称“香灰胎”。”

“但是完整器因为是满釉,所以看不到露胎。”

陈林指着手里的笔洗,说道:“这个假的,这点做的还不错,胎上还挺象。”

接下来,他又把手指在笔洗的瓷片上。

“瓷片的话,也要注意。”

“因为瓷片的断面,在土里已经埋藏了好几百年,被泥土侵蚀了。”

“所以,也不能够完全呈现出原来胎的颜色。”

“而根据清凉寺窑址,出土的器物来看,汝窑的胎主要是灰白色或偏白色,并不是颜色较深的香灰色。”

“但香灰色一说,基本符合汝窑瓷胎灰白的特征,这属于约定俗成了。”

“它因胎体松软,所以敲击声发木,无悦耳之音。”

“再来看釉色,汝瓷天青釉最为常见。”

“所以,研究天青釉色的瓷器,具有很高的价值。”

“研究天青釉色,几乎相当于在研究汝窑瓷器的整个釉色。”

“同时,天青釉瓷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的艺术价值在于,汝窑瓷器几乎模仿了各种状态之下的天青釉色,其中以”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青色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