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扁瓶,高28.4厘米,口径4.5厘米,足径14厘米。
该瓷器,为永乐晚期制作的,永乐年间特别稀有的青花五彩花鸟登梅扁瓶。
器身呈扁圆状,口微侈,粗颈,溜肩,硕腹,胎质细腻纯净,白釉微泛青色。
瓶壁绘有青花五彩梅花纹、花鸟纹、花卉纹等主题纹饰。
描绘了喜鹊栖身于盛开的梅花枝头,寓意喜鹊登梅。
纹绘形象生动,釉色鲜艳。
造型雄浑、饱满、挺拔,胎釉精细,纹饰舒展豪放,是青花五彩瓷器的精品。
明永乐朝,为公元1403-1424年,明成祖朱棣年号,历时21载,是明代国力强盛的时期。
期间窑事兴盛,成就卓越,创新发明极多。
器类式样之丰富,釉色装饰之广泛,为此前所未鲜见。
永乐时期的青花纹饰,既保留了传统图案,又有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图案。
多以以花卉、瓜果等植物类为主。
而明宣德朝,是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
它被誉为,我国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的作品多以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著名于世。
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比拟,其烧制技术达到了高峰。
成为了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
明代中期,那种珐琅彩的抱月瓶很多。
明代永乐年间,是明清最重要的青花瓷产期。
随着景德镇瓷器业的昌盛繁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
与宣德青花瓷一道,被称为开创了华夏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为华夏民族国粹经典之一。
自永宣抱月瓶发展以来,各朝各代承袭和模仿。
清朝雍正早期,抱月瓶仍然在烧制。
但由于雍正帝,并不喜欢这种瓷器,便下令“嗣后宝月瓶不必烧造”。
因此,雍正后期的瓷器中,少见抱月瓶的身影。
乾隆继位以后,凭借强盛的国力,大力发展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