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 元代瑰宝

在元之前,是没有青花一说的。

所谓的“唐青花”和“宋青花”,在学术界尚存争议。

只是巩县窑、和龙泉窑试烧的非主流蓝彩瓷,并未得到唐宋时代官方和民间的认可。

从元青花始,华夏的瓷器不再固守极简主义,进入青花和彩绘竞相绽放的时代。

元青花,以苏麻离青的神秘幽蓝,赢得世人追捧。

然而,人们很快发现,元青花是一个无法获得历史文献证实的尴尬命题。

在长达五百多年的青花烧造历史上,没有任何关于元代烧造青花瓷的记载。

故宫收藏有宋至明清的许多文物精品,独缺元代青花瓷传世记录。

直到1952年,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至正十一年青花象耳瓶,被研究者波谱定为14世纪青花瓷断代标准器。

并得到全世界华夏古陶瓷学者的公认,并定名为“至正青花”,从此掀开元青花神秘的面纱。

另有一种说法称,全世界元青花完整器存世量约300多件。

但其中200余件在国外,100余件在国内国有收藏机构。

尽管这种说法饱受质疑,但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元青花的珍稀和名贵。

元代青花瓷,大多都样样是精品。

它有着当时的客观原因。

一是,物质条件。

元代,是华夏古代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大帝国。

蒙古人,是打遍天下无敌手,铁骑横扫亚欧大陆,把王帐都设到了中西亚。

并打通了汉地、与中西亚已经阻隔三百余年之久的丝绸之路。

中西方人民的交往,再次兴盛起来了。

元代青花瓷,就是在中西民族的交往过程中产生的。

青花瓷颜色是白、蓝色的,元代以前华夏瓷器以单色釉为主。

如唐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

而这种青、蓝色的原料,主要是来源于一种叫做苏麻离青的原材。

苏麻离青,在适当的火候烧造下,会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