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技艺

“因为写书法的大多墨蘸得足,力用得大。”

“但是“飞白”比较多的书法,也没办法揭!”

“过去就有那么一些人,要以书法作品送礼,但思来想去又觉得亏得慌。”

“所以干脆找行家揭成两幅,送人一幅自己留一幅,这买卖做的忒精了!”

“揭画最受限制的,还是上面的印章,大多名家都会留下自己的印章。”

“但也只是盖在浅浅的表面,下面全是印油,揭开之后还要补笔,往往就会露出破绽。”

虽然这种造假的手段,可以算是非常的高明,但是真正去实施的人还算是极少的。

首先揭画高手很难寻的,其次揭画也是极为讲究的,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会毁坏原作,这样子更得不偿失。

现代,这种不似造假,却也是另类造假的手段,现在很少有人使用了。

毕竟一个弄不好就毁了原作,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现代的字画造假,早已形成了规模,除了出色的画师临摹仿造之外。

如今更有了诸如电脑复制、激光制版、一比一还原每一个“虫蛀”和老化痕迹。

“技术含量”较高,坑害的人也是真不少。

艺术品造假,是每一个收藏者挥之不去的梦魇。

陈林说完了揭画的秘密,直接指着刚才验出来的那个‘明宣德的青龙纹天球瓶’,说道:

“其实,造假古董方面,除了字画,最容易造假的就是陶瓷类的古董了。”

“瓷器的造假简直可以用移花接木来形容了。”

“造假的人在做瓷器的时候,都喜欢用真假结合的方法来回炉重造。”

“简单说来,就是收集各种老旧的残缺的旧瓷片,尤其是有底款和重要的花样的。”

“将它们象缝衣服一样,一点点的修补起来。”

“这样子,最终烧制出的瓷器,很可能会瞒天过海,欺骗过很多人的眼目。”

在陈林讲完的时候,众人仿佛听了一堂古董防伪课一样。

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以前只懂得拍古董,然后把古董拿回家收藏。

根本也没有几个人,会专心的研究下古董的来历,或者想过古董是不是被仿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