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当时清晚期,手工艺品精湛的制作水平。
在场除了由老板之外,俱都是年轻人。
陈林因是古董圈内的人,所知甚多,也还认得胭脂盒这种东西。
罗程虽不会鉴定,但是也见过不少老物件儿,也还认得出来。
但像是丁栩、陈辉、肥油几人,全都是20出头的小伙子们。
他们又不像女孩们自小爱美,爱摆弄那些化妆品,自然也知道什么是胭脂。
丁栩就问道:“这就是古代的口红呗?”
陈林点头道:“差不多吧,古时候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化妆品。”
“女人们化妆,也就只有胭脂和水粉,再就有画眉的墨条。”
“古代女人们为了保持胭脂的湿润,以及便于存放,所以装胭脂的胭脂盒就出现了。”
“古代胭脂盒材质很多,有装面脂的胭脂盒,有装口脂的胭脂盒。”
胭脂盒是伴随着胭脂而出现的。
胭脂的做法,是把红蓝花在花开之时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
红蓝花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红素,淘去黄色后,即成鲜艳的胭脂。
胭脂相传起源于商纣时期,是燕地妇女采用红蓝花叶汁,凝结为脂而成,因为是燕国所产得名。
历史明确记载汉代就有胭脂了。
胭脂在唐代非常盛行一直影响到清代。
至今发现的,有宋代出土的青瓷胭脂盒,故宫保存的黄金胭脂盒,以及珐琅胭脂盒,还有白玉胭脂盒。
陈林拿着那个胭脂盒细看,跟众人说道:
“古代的胭脂盒虽然精致漂亮,但是也就是算在小文玩里面,离值得收藏的古董还有点距离。”
胭脂盒这种小文玩,除非材料特别珍贵,不然没什么收藏价值,属于很冷门的收藏品。
“在清朝,这种珐琅彩的物件儿比较流行,也相对珍贵。”
他拿着那个南瓜的胭脂盒给由老板看:
“由老板,你家里这个是个民间烧制的瓷器,市面儿上5000块钱左右就有收的。”
“若是个宫里出的,那就更值钱了,价钱起码会翻两倍。”陈林点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