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百店百样

“你喜欢就买吧,反正也不贵。”

陈辉得了哥哥的允许,立马二话不说就蹲在了那堆杂志山面前,开始去扒拉挑选起杂志来。

那店家是个五十来岁的男人,穿着件条纹的背心,灰色的大短裤,手里还摇着一把大蒲扇。

他非常长眼色的递给陈辉一个小板凳,让他坐着慢慢的挑捡。

陈林拍了拍堂弟的肩膀,道:“你在这里慢慢看,我们往前溜达溜达。”

“挑捡完了,你再过去找我们。”

陈辉此时心里全被画报和杂志占满了,连忙点头应了。

陈林和肖雅均边走,边议论着港城这些百店百样的小古董店。

与内地的古董店风格明显不同的是,这条古董街的店面如果是那种小的,那可是真的小........

平均也不过十来平方米。

还有些迷你的小店铺,只有一个一米见方的柜台,勉强算是个摊位吧。

但若是碰上大店面的,那就是足足有三层,宛若一个小型的博物馆了。

这些店铺,不论门面大小,店内都很清幽雅致,而且种类繁多。

除了“华夏古风”的家私、卷轴、陶瓷等各类古玩外,还有来自西洋的古旧的电风扇、留声机、钟表、钢笔、打火机等等。

以及来自日本、泰国等国的金银珠宝、漆器和其他古玩。

大店大多货品丰富、展示美观。

这样的店家,主要经营高古的陶瓷器,与内地和国外艺术品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年来,国外各大拍卖公司,屡创华夏高古瓷器价格新高。

有些古董文玩,就是通过种种渠道先流到港城,然后再流到海外的。

还有些大店家眼光独到,专门投资内地崭露头角的中青年画家的作品。

现在在西方世界走红的西部油画家,大都是通过这个途径给推介出去的。

那些作品在这里的价格自然比内地要贵,但比拍卖会和欧美市场又便宜很多。

肖雅均问了一个比较直爽的店主,店主直言道。

内地古董收藏升温后,价格飞涨,货源奇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