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荷里活道

当华夏的人们还没有对文物收藏有深刻认识的时候,港城的古董街上走动的全是一些外国人。

日本人、英国人、美国人、还有一些港城的富商等等。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华夏的古董文物会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

跟自己谈到这个时,江与年和谭文德的神情,是难以言喻的遗憾和惋惜。

“陈哥,其实港城有三条古董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荷里活道。”丁栩给陈林科普着相关的知识。

“它被外媒评为“一辈子必须走一趟的街道”之一。”

“通常掏上一百几十元,也可以把不少“小古董”抱回家。”丁栩笑嘻嘻的说道。

“当然,有时候三十四块钱,就能买到一张具有年代感的画报,这比现代仿造的要有意义多了,至少情怀是真诚的啊。”

陈林笑道:“我听业界的前辈说,那里有百余家古董店。”

“尤其以华夏的古董家具闻名。”

“据说,上个世纪80年代,很多人慕名而来寻找明朝南官帽椅,或是清朝中期的紫檀木炕桌。”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丁栩笑道:“那亲自去看一看,不就知道了。”

“在这条街上有一家私人博物馆--两依藏博物馆,2014年开幕。”

“主要藏品就是明清家具和西式化妆盒。”

“这个两依藏博物馆,楼高四层,展示了400多件中国明清古董家具,其中大部分家具以黄花梨及紫檀等珍贵木材制造。”

“在这里,除了珍稀的华夏古典家具,还有欧洲顶级珠宝手袋和化妆盒。”

“其中珠宝粉盒非常精美,包括卡地亚、宝诗龙、梵克雅宝等奢华品牌,所属年代跨越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

“据说,这些藏品还曾在京都博物院,举办过专题展览呢。”

陈林闻言点头道:“这个两依藏博物馆,我确实听说过。”

“这一家我确实必须去看看,要不岂不是白来了一趟港城?”

陈林第一次听说两依藏博物馆,还是在京都时听京都博物馆的郑馆长,提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