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反映出皇家帝王对家具品位与皇权高贵的重视。
就象现在陈林所看到的,一个清初的‘紫檀’百宝嵌人物图顶箱大柜。
这是一个非常珍贵的四面平顶箱立柜。
这件大柜为‘紫檀’木包镶,由顶柜和下面的底柜组成。
柜门由各色宝石、螺钿等嵌出生动多彩的画面组成。
上层为历史故事画,下层为番人进宝图。
柜门下方的柜膛外面以螺甸宝石嵌飾婴戏图,边框饰螭龙纹。
这种紫檀顶箱柜上镶嵌百宝,在所有家具品类中最是少见。
京都博物院,藏有的这样一对经过修复的番人进宝图顶箱柜,镶嵌奇珍异兽,是十分珍贵的。
这主要是百宝镶嵌的明清紫黄家具,数量较少,所以在市场上能存世就已经非富即贵。
相比明代家具讲究雅致、简约为主的装饰风格。
清代更多表现出浓烈的装饰意味,与世俗化品位的倾向,这在乾隆期间最为明显。
后期,随着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中国,国外资本主义经济、文化以及教会的输入,使得宫廷家具的审美趣味也发生了变化。
最有代表性的教会人物利玛窦,就表现出对家具的兴趣,他自己做了很多的改良与家具上的建议。
家具造型上,受法国”洛可可风格“建筑和家具上的影响。
从此,在雍正朝仿西洋纹样的风气大盛。
特别是清代广式家具,就出现了中西结合式家具,广受宫廷贵族的追捧。
尤其是珐琅彩工艺的运用,到雍正朝达到了巅峰的高度。
珐琅彩嵌饰成为了最为流行的宫廷家具装饰潮流。
材料的运用也趋多样,常见的有家具上加玉、牙、藤、瓷等等。
处理手法比起明代更趋多样化、复杂化。
紫檀嵌瓷扶手椅、玻璃香几、嵌玉璧插屏、掐丝珐琅宝座等都是清代特有的家具装饰风格。
现华夏博物院,就收藏了紫檀嵌珐琅夔龙纹翘头案、紫檀嵌珐琅绣墩、紫檀嵌珐琅云龙纹柜格、画珐琅立灯,作为集中陈设珐琅工艺的家具展示。
加之灯光效果的若隐若现,像是历史扑朔迷离一般,讲述了清代帝王偏好珐琅、五彩斑斓的贵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