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
墙的两边排列木质立柱,柱上置横木,横木和土隔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
从而构成坑顶,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约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
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高度为3.2米。
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门道内用夯土填实,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
罗程忍不住问工作人员道:“这兵马俑坑有多大面积,能有多少陶俑啊?”
工作人员神情平静的道:“一号坑在南,东西长230米,宽62米,面积14260平方米。”
“二号坑东西长124米,宽98米,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
“三号坑占地面积520平方米。”
“按兵马俑现有排列形式推算,这三个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战车100辆,战马100匹。”
罗程看那些陶俑都是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盔甲着身,神情肃穆,非常的威武。
一号坑的东端,排列着全身穿着战袍的战士俑200多人,每排68人,前后左右成行,组成方阵的后卫。
坑的中间,排列着有38路战车和步兵的纵队,组成军队的主体。
那工作人员指着兵马俑里盔甲和服饰不同的陶俑道:
“根据陶俑的冠式和铠甲、服饰的不同,将陶俑可分为高级军吏俑、中级军吏俑、下级军吏俑、一般武士俑等。”
“之前考古人员还发现秦盾遗迹,此盾与一号铜车上所发现的盾形制一样,尺寸为它的2倍。”
“这是在秦陵考古中首次发现秦盾遗迹。”
“此外,还出土了青铜长剑和弓弩,第一次明确了檠木的定名和和弓弩的保存方法。”
此时,众人已经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到了二号坑前。
“这个二号坑呈曲尺形,它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
“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