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羡慕的看着她:“老人家,你真是位好婆婆,你儿子媳妇对你也有孝顺吧?”
张大娘眉眼间流露出满意的神情,嘴里却说道:“什么好不好,孝不孝顺的,一家人,不就应该有劲往一处使,就图过个好日子!这不都为了孩子么!我吧,给大户人家做了半辈子奶娘,除了伺候人,啥也不会,就是这些地瓜干也是儿媳妇做好,我只管着拿来卖就行了。
我那个儿媳妇呀,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可就是不爱说话,有些木讷,让她出来抛头露面的,比杀了她还难。”
福字也不知道是想起自己的往事还是想起什么别的,面色忧伤,又叹道:“大娘,你们家里一定满是欢声笑语吧,大人做活,孩子玩耍,让人好是羡慕呀!”
张大娘正要接话,来了两个妇人问货,便忙着张罗客人去了,妇人买了一斤地瓜干,因闻着花妮的香辣蟹味儿香,尝了一块腿子,便问价。
花妮说出一个价钱,妇人嫌贵,讨价还价半天,花妮只不松口,最后遗憾的走了。
待客人走远,张大娘方对花妮笑道:“你这个孩子倒实在,开个价就是底价,可不是不好做买卖么!一开始的价钱要开的高些,让买东西的有个讲价的余地,若是讲到你的底价,你再坚持不降便可。
这集市上的买卖不比店铺里的,价钱说一不二,在集市上买东西的,都是些平常人家,或是穷苦人家,总是抱着能讲下一分钱是一分钱的心理。
所以,无论你要价多低,他们总是喜欢再讲一讲,若是一口价,一点不降,大多数人便就不喜欢不愿意买了。”
花妮听她说的在理,忙施礼称谢,又虚心请教摆摊做买卖的道理,张大娘也不吝啬,有的没的都跟她说的清楚明白。
果然,下一个客人过来问价的时候,花妮便把价格要的高高的,那客人听了皱皱眉,压了个比花妮底价还要低的价钱,花妮便苦着脸说再加点,总不能让我赔钱卖,一来二去讲了一会儿,到底是以比底价还高些的价钱卖出了第一单!
福字兴奋的数着得来的钱,张大娘便是拍手笑道:“姑娘们,我说干什么来!只要放得下面皮,没有做不来的买卖!这不就做的挺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