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了,已经是初冬了。这天苏玉芳从学校回来,告诉大家,他们的同学都很喜欢吃果子面包,就是觉得有点贵。
毕竟一个面包四五毛钱,根本就不是学生们的消费的起的。
“这个没办法,咱们家的面包已经做得很实惠了,分量足用量足,但是成本不能控制。”
“其实在家除了做面包,还可以做点别的小点心,小饼干。”
苏甜甜听到三姐这么一说,也觉得时机到了,就和妈妈提议,“我们要不然请个面点师回来吧,就咱这家这小作坊,会做的也就这几样,实在是开了个门店有点浪费。”
“请个面点师,一个月要给人家开多少钱?”
“请个面点师的话,咱们可以做一些大众都喜欢吃的小饼干呀,麻花呀,好多东西,而且咱自己还可以跟他学。”苏甜甜觉得现在大姐和二姐都没有工作,虽然她们是快要出门的人了,但艺多不压身,如果这个时候学会面点,以后就靠着做面点什么的,也饿不着她们。
做面点方面苏玉华还是有兴趣的,她很赞成小妹妹的说法,“请个面点师傅过来也行,能教教咱,有些咱真的不会做,好歹咱现在开了一个门店,总不能店里每次就卖这几样东西。”
虽然李春兰觉得请了面点师过来的话还要给人家开工资,但是创造的效益肯定要远超于此,内心也不是那么排斥。
但问题是,现在从哪儿请面点师?
“就算找面点师,咱们找谁?人家肯不肯过来帮忙?”
“妈这话说的,副食品厂的生意都被咱们家顶的快扛不住了,从副食品厂里请个老师傅过来应该不难。”这个时候李春兰就在想,认识的熟人中,有没有在副食品厂上班的?
要是有熟人可以帮忙牵线的话,那就容易多了。
娘几个正在说这件事,有人过来买果子面包了。
苏玉华抬头一看,这人就是东关桥头的陈景亮。
陈景亮年纪有二十四五了,长得高高瘦瘦,皮肤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