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师说这以后生产队就要分地了,家家户户都有地种,不像以前那样要下地挣工分。就是你分多少地,种多少粮食,收的粮食只要交足公粮,剩下的就自行分配。”
这可是苏国富梦寐以求最想听到的好消息了,
“甜甜,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都是我听老师说的,应该是真的吧,老师总不会骗我。”
“这样可就太好了,咱们家再也不愁每年干到头,连粮食都不够吃了。”
说到这一点,苏国富是深有感触,他们家因为劳动力少,每年工分都挣不够。
但有些人家劳动力多,干活的时候懒懒散散的,人家每年的工分也够了。
这就让人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有些人觉得辛辛苦苦干一年白干了;有的人觉得我为什么要多干,我要是干多了,是不是就得分给别人了?那我不是亏了。
虽然政策是行得通,但不排除人的私欲,有些人就比较利已,就不愿意多干一点活,就不愿意让别人分担一点自己的劳动成果,觉得自己特别亏。
像苏国富他们的家,就因为姑娘多,劳动力少,所以一直被大家嘴。大家心里就特别不愿意给他们搭档干活,觉得自家很亏。
要是真的分地到户了,就不存在这种现象。无非是自家干的多,多收点粮食,干得少就少收点,总不至于饿肚子,也没人说那么多闲话。
“爹,你看还有别的的,又不是这一条。”
那时候苏玉芬也凑上来了,指着报纸问道,“这个私营企业企业是啥意思?允许私营企业,是不是说可以自己做生意做买卖了?”
“这个我也不太懂,不过看起来字面上的意思好像是这样。”
苏国富也没想到这张报纸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现在他也不觉得肚子饿了,就专心致志的跟闺女们研究起来报纸上的内容。
研究了半天,父女几个都认为这是国家的风向要变了,这是政策要变了,大概是以后允许农民分地,允许大家私人做买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