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皇帝见状,脸上带着一丝笑意说道。
“唐寅虽出身寒门,却是朕见过最有见识的年轻人,”
“若说这个世界上,有谁能猜到朕的心思者,非他莫属!”
郑老太监身子一紧,老脸上露出不可置信之色。
“陛下,这......这不可能吧?”
天佑皇帝摇了摇头,悠悠道。
“朕还记得,第一次见他,虽一身布衣,身上却有一种强大的自信,”
“边境打仗,因缺军饷,朕无奈之下,本打算冒险动欲王,”
“是他建言国债,解了朕的危机,否则,若是提前动了欲王,太后那里便不会是今日的结局!”
郑老太监躬身道。
“那小子确实对陛下有大功!”
天佑皇帝闻言,瞥了他一眼,笑道。
“满朝文武对朕有功者,不计其数,此又何足道哉?”
郑老太监满脸疑惑,抬眼看向天佑皇帝。
天佑皇帝负着手,走下御阶,轻轻道。
“无论是国债还是大明钱庄,亦或者江南织造局,唐寅皆为我大明立下不世之功,”
“然,若仅是如此,他不过是个有些才学的贤臣,不值得朕如此看中他!”
郑老太监下意识的问道。
“那陛下,看中他的是什么?”
天佑皇帝闻言,头也没回的沉声道。
“朕看中他的,不仅是学识,还有他的心性,”
“当年,太后虽败,却因身份尊贵,满朝大臣包括朕的身边人,皆不敢动她,只有唐寅出手帮朕解决了此难题,”
“在那等境地下,他能够做出如此选择,说明他比大多数人都看的明白.......因为太后不死,后患无穷!”
说到这里,天佑皇帝神情变的凝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