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最后刘延只买到了三十多份报纸,问就是这一期的报纸不知道为什么销量特别好,刚出刊不到半天,就卖脱销了。
后来省城报社又加急多印了几百份,这才有多余的报纸,可以传到唐省的各个乡镇来,青县只分到四十多份。
这省城的报纸卖脱销,自然也和苏南写的这篇《平凡中的大人物》有关了,她不仅写了这篇文章,还在寄出去的信里面,写了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为了记录那些工人阶级,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并且苏南还想做成一个栏目。
什么样的栏目呢?
每个行业写一个代表性的人物,把他们日复一日的辛勤生活给写出来,让大家见证这种精神。
这个年代,大家都是歌颂伟人,很少有像苏南这样写小人物的文章,顿时看的报社的人耳目一新,而她的初衷也非常打动报社的人。
再加上,苏南写的供销社的潘师傅省城很多人都认识,每个人都要吃肉的,大家随便翻看一下报纸,就会看到潘师傅的文章,
“没想到,这次登报的潘师傅我居然认识,他就是在供销社卖肉的那个。”
“我也认识,我也认识,他是我远方表姐的邻居,我上个星期去供销社买肉还和他聊了几句,没想到这周就看到他上了报纸。”
文章的尾声还写着,“我们伟大的工人,为了国家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们的拼搏和舍我精神,都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所以经过我的采访和思考之后,决定把他们的故事写成文章,刊登在省报上,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故事,让他们的故事能够振奋和鼓舞更多的人。”
不只是报社的记者和成员,就连很多的普通工人看到这番话,也觉得非常感动。
同时他们还有很多人注意到,这个栏目不止一期,省报刊还会刊登更多,纷纷想着,他们每天每日也在辛勤的工作,是不是也能被写成文章上省报刊呢?
许多人看过报纸之后,纷纷拿回家给熟人家人看,一时之间让销量直线上升。
这可是省报刊,全省的人民都在看的报纸,能够把自己的事迹刊登在上面,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