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荒城纪》首映(1/3)

很多筹备许久的项目突然遇到撤资,尤其是小鲜肉主扛阵容的。

首当其冲就是刘振伟的《大闹东海》…

原计划邀请吴垒出演的。

人气偶像、鲜肉的力量不够给力,资本又不是傻子,能撤赶紧撤!

别急,这只是初步情况,真正意义上的寒冬期还没来呢。

……

13号,《荒城纪》上映。

沈长林、施施监制,导演徐啸力,主演陈潇+侃清子…

排片只有22%。

这片子本身就不是商业表达的电影,院线给22%的排片,已经很不错了!

这个排片量,有一大半是给沈长林监制这五个字的。

同档期还有《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太空旅客》两部好莱坞大制作呢。

说是硬生生挤出来的,一点也不为过。

严肃电影,或者说文艺片怎么宣传?

当然是口碑咯!

找了一堆行业翘楚帮忙撑台——其实也没这么必要,徐啸力本身就是出演叶大鹰的电影出道的,也跟老陈混过幕后,属于圈内人。

口碑带动观众…

千万不要搞虚假宣传——《地球最后的夜晚》整了个‘一吻跨年’的营销方案,然后彻底玩脱了:首日2.6亿,次日1700万…创下了猫眼评分最低记录:2.6分!

文艺片与喜剧、外国大片等电影类型比起来具有先天性劣势——核心受众群体较少。

但你也不能欺骗观众啊!

首映,沈长林在跟媒体们胡咧咧,有记者问到了‘文艺片为什么不赚钱。’

“也不是啊,贾章柯就挺赚的,他的电影外销都挺好,满足了西方窥私欲…我管他的电影叫BBC滤镜…谈不上丑化,但是是选择性展示!”

“其实,文艺片之所以被市场拒绝,我觉得第六代们至少要背一半的锅!”

“上世纪90年代,一部分六代导演走的是去海外电影节赌奖项,然后靠卖海外发行来维持获利,并且由此探索出了一条道路,然后他们的视角肯定要站在西方视角,因为你想拿奖,必然要迎合他们,这就导致了我们普通观众不爱看文艺片,尤其是国产文艺片!”

“广义上来说,所有的电影都是商业片——它们的创作,都是为了最终发行,进入院线。”

“但他们的电影从一开始就不可能进入国内院线,人家奔着的是赚美刀,赚欧元拍摄…这一批人影响到了后来者,也影响到了观众…观众下意识就觉得文艺片都那个样子,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