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普遍规律’?
就是你先明白什么是好电影,再去钻研电影的技巧、节奏,管理团队的经验。这些都是深化学习的结果。
其次,请好演员、舍得在制作上花钱,这是一个好电影的基础。
再次,于电影的层面,真正的去关注一类社会议题。一个深刻的社会议题等于一个巨大的电影机会。每一个电影人最起码要清楚自己究竟关注了什么社会议题,然后再评估会不会有足够的受众群体。
比如失孤家庭、霸凌、疾病、死亡、爱与责任、和平与战争、国家与个人、责任与自由、苦难和生命、梦想与现实。
当然,只是呈现还原一个故事,也是可以的,但故事同样拥有主题。”
这段采访,成丞回答的异常正常,正常的都不像是一个精神病。
可观众却听得津津有味,因为这是一个顶级导演对电影的顶级理解,对整个电影界都有相当的启发作用。
而观众,通过他这句话,也能从另外一个视角审视电影、审视电影界、审视电影界形形色色的从业者。
“别动不动就搞一些‘奇淫巧技’出来把人吓一下。
上个月,唐坪导演说‘我更希望观众走进电影院去看电影’,当时,我没有发表观点,现在,我在这里说一说,为什么那么多观众不愿意走进电影院去看电影?
归根结底,是观众对现在的电影、电影人、电影市场,失去了信任。
这不是观众的问题,而是电影从业者的问题。”
【点名表扬】
【拷打!】
【鞭尸!】
【蛙哥太敢说了】
【感动窝草,只有蛙哥会考虑是电影从业者的问题,而不是怪观众不乖乖的买票】
【@唐坪hello】
“现在电影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堕落。
从业者不再去探索电影成功的普遍规律,不再去请好演员,不再舍得在制作上花钱,不再钻研创新新的电影的技巧、节奏,不再深化学习,不再去关注那些深刻的社会议题,不再去拍人民群众真正喜闻乐见的好故事。
而是请流量明星,片酬上大手一挥,制作经费上斤斤计较;套用已经被人咂摸了无数遍的固定的节奏、模板,卖弄着生硬技巧;去刻意挑起争议话题,为了票房无下限的带节奏,拍了电影给人民群众添堵。
这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时代,电影市场同样也是。
我理解探索电影成功的普遍规律很累,所以电影从业者想要快速成功,想要一夜成名,想要搞个大新闻,想要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但电影从业者,起码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这不是说拍电影要去教育观众,而是起码不奔着坏的方向去!
网络时代,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在持续的影响世界,也在被世界持续影响着。
一个人,只要是公言,不管是朋友圈,还是微博,只要被人看到,就会影响到他人。
而电影作为一个强传播体更会。
每个导演都应该意识到,你的电影不是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就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坏。”
【说得真好】
【蛙哥是有责任感的】
【真应该让吕卓峰来听听】
吕卓峰:别cue了,听着呢听着呢。
“我再举个例子,这两天有部叫《好家伙》的电影上映,电影我没去看,但剪的预告片里,有句台词说‘男人都有原罪’,引起了很大的社会争议。
昨天,这个导演在微博上诉苦,说这部电影的票房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