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成丞》11

【四天没出门竟然还是帅的】

【想想吧,这纪录片和蛙哥的《生化危机》同时拍的,《生化危机》12月就上映了,这纪录片竟然现在才放出来】

画外音:“成导您出来了?”

成丞点了点头,道:“嗯,后期基本已经做完了,剩下就是交给特效团队去做特效了。现在你们可以回国了,没有什么可拍的了,这段时间你们辛苦了。”

画外音:“没有没有,还是成导您辛苦。”

镜头一切。

画面回到了国内。

[2023年12月2号]

[距离《生化危机》上映,已不足10日]

[神话公司]

秦平带着摄像师,来到了神话公司内部,记录《生化危机》上映前的宣发工作。

办公室里,每个宣发人员都严阵以待,在镜头的记录下,有人在跟美工打电话,要求《生化危机》的海报要体现出哪几点;有人就宣传侧重点的问题在激烈讨论;有人在跟短视频对接,联系发布相关内容;有人在撰写推广文案;有人则在监控着社交媒体上的舆论动态;有人在分析同期上映的电影的敌情。

一幕幕看的观众大开眼界。

原来一部电影上映前的宣发工作是这么搞的。

在国内,电影宣发这种东西,一直是片方闭口不谈的。

大众虽然心知肚明,电影上映前片方定会竭尽所能地进行宣传推广。

同样,片方也清楚大众对他们的宣发手段有所猜测和预期,但是他们却很少主动去谈。

他们明明花了大价钱搞宣发,却塑造出来衣一副从来没有搞过宣发的样子,仿佛他们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靠的只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和“高口碑”、“自来水”。

但现在,纪录片竟然把《生化危机》的宣发工作水灵灵的发出来了!

后采。

李卓。

[李卓神话公司总经理兼任经纪部部长、成丞经纪人、秘书]

这并不是李卓第一次出现在镜头前了,她曾经替成丞上台领过天夏文学奖,那次,她穿着一袭高定,玉颈上戴着珍珠项链,美艳高挑,惊艳了全场。

这次也是,她一出现,弹幕就炸了。

【这一长串的头衔看的吓人!】

【哇哦,好漂亮啊!】

【富婆,抱抱】

【啊啊啊啊,没想到在纪录片里还能看到卓姐,太幸福了!】

【这气质真绝了,比明星还好看!】

【卓姐!!!】

李卓:“我觉得宣发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东西。

大众觉得宣发是自吹自擂,自卖自夸,甚至有些‘不择手段’。诚然,在某种程度上,宣发就是在比谁更下作,比谁更会QJ观众眼球。表面上风和日丽,背地里明争暗斗。

但同时,宣发也是让电影走向市场、到达观众的重要一环。宣发就像是电影的广告。一个好的宣发手段,能够实现作品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宣发,从来不是该被骂的对象,烂电影才是!

正因为太多制作粗糙的、内容低俗的烂电影做了一些无耻的宣发来欺骗观众,所以我们这些好电影才更应该做宣发,做更多的宣发,要越做宣发!宣发只是个工具,只看掌握在谁手里。掌握在优秀的电影人手里,就是屠龙器,掌握在无良的电影人手里,就是欺骗的手段。

所以,我们并不介意把宣发的工作展示给大众看。”

【霸气!】

【说得对!与其让那些人做宣发,不如我们自己就狠狠的做宣发!】

【好人要比坏人更坏才能斗得过坏人,起码蛙哥的作品质量有保障,营销了也就营销了】

【走敌人的路,让敌人无路可走】

【坦诚!】

【说得没错!不说别的,《华人图》上映前还营销‘属于天夏人的国际大片’这个概念呢】

画外音:

“我们都知道,《生化危机》是一个很冒险的尝试,你有没有想过这次会折戟沉沙?如果《生化危机》真的没有取得预期的票房会怎么办?”

镜头下,李卓推了推眼镜,道:

“我个人认为《生化危机》不会失败,这个判断来源于我们的过往。但,万一真发生了这个可能,那这次的失败,应该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光是资金上,这部电影我们就投资了8亿人民币,再加上人力物力”

其实看到这里,观众感觉还挺有意思的。

因为纪录片播出时,《生化危机》已经下映了,并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功,全球票房81亿人民币,位列世界影史第30位。

对于观众而言,他们已经知晓了这部电影的最终命运,那是一种站在结果之上回望过程的视角。

可对于纪录片中,当时正在接受采访的李卓、成丞、姜南等人来说,那时的他们正置身于未知的迷雾之中。每一句对未来的预测,每一个对电影成败的评估,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性。他们不知道电影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更不知道最终能否赢得全球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正是这些未知数,才让努力的过程变得更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