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王吧嗒两声嘴,女子忙递上水烟,他慵懒地躺下,神情享受:“你也说了,半老徐娘,哪有你可人。”
女子柔美地笑了笑,倚在贤王身边,轻声柔语道:“臣妾就是不明白,王爷和她周旋作甚,看她那猴急的样子,还真想和王爷。”
“哈哈……”贤王爽朗地笑出声,女子的话大大地取悦了他。
太后年老色衰,可身份最贵,不管贤王愿不愿意,被人喜欢总是件让人心情愉悦的事情。
当年勾引太后,多半是报复先帝,明明是他先遇到太后,为何却成了自己的嫂子。要说贤王有多喜欢太后,也就指甲盖那么一点点。
没想到太后也是个水性杨花的女子,居然敢冒天下大不违。
女子见贤王眼里闪过精光,脸上得笑多了几分。
她不过是贤王众多妾氏中,最得宠的一个,贤王看中她是她的福气,她多年来小心谨慎伺候,唯恐行差踏错,毁了眼前的富贵。
不过,想到宫里那位,她还是有些嫉妒,太后比贤王还要大两岁,宫里养着清倌,还惦记外面的人,想想就让人恶心。可恶心过后更多是对权力的向往。
贤王原以为不过是一时兴起,没想到牵出许多事情来。不过太后的手段倒是让他刮目相看。当年大夏内忧外患,墨靳燃征战四方,太后坐镇燕京,将朝中那些备有用心地大臣收拾得服服帖帖,饶是现在,朝中反对墨靳燃的大有人在,可反对太后垂帘听政的却没有,可见其手段高明。
不过,太后和墨靳燃那小子斗的你死我活,他本想避开锋芒,坐收渔利,没想到太后居然想将他拉下水。
贤王冷笑,他很好奇,太后哪来的自信觉得他会听从她的安排,难道就是当年的那点情义?笑话。
盐城内外各怀心思,燕京也不太平。
盐城霍乱之症解决,张广上书呈送皇上,表彰墨靳燃的仁义,本就功勋卓越的摄政王因为盐城的事情,又被推倒风口浪尖。
太后一派听闻盐城百姓安然无损,墨靳燃非但没有被感染还立功归来,苦心谋划泡汤,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接墨靳燃回京。
不过,贤王替先帝守丧的时间已经过,最近也要入京面圣。日后是留在燕京还是回封地,都要看皇上的安排。
太后派仍打着坐收渔翁之利的打算,积极撮合贤王留在京城,抗衡墨靳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