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郎和魏二郎都点点头,他们也喜欢回村子里住,一家人都在。魏夏好奇地问,“这么快要吃年夜饭了吗?”
“嗯。”
见魏夏惊讶,李氏笑着说,“这是咱们乡村的习俗,尤其是咱们临近的几个村子,不是都沾亲带故吗?”
“所以年夜饭自然而然变成了一个规定,像你阿奶的桃花村就是腊月二十九号吃年夜饭,你舅舅家也就也是李家村,他们便是三十号吃年夜饭。”
“你二婶婶家林家村,就是三十一号吃年夜饭,你三婶婶家就是赵家村,则是大年初四的年夜饭,咱们魏家村就是大年初六的年夜饭。”
“这样时间规定下来,吃年夜饭的时间就不会相撞,咱们就不会错过任何一家亲戚的年夜饭。”
魏夏恍然大悟,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呀,那咱们后天要去舅爷家吃年夜饭吗?”
“对,咱们是赶下午的年夜饭,以往都是要提前一天去的。”
李氏点点头,给魏夏夹了一块牛肉,笑着说,“因为桃花村离咱们魏家村可不近,但今年咱们有了马车,就不赶着了,吃完早饭过去,就可以直接吃年夜饭。”
“对对对,还是家里有马车方便。”
魏老大也笑着说,“从前送年礼,我们坐牛车,不但冷,而且还慢,这有了马车,出行都方便太多了。”
“可不是,幸好阿夏提醒了我们。”
李氏笑了笑,之前吃年夜饭,阿夏都是在家里的,因为他们乡下的规矩,女娃七岁不外戚。
意思就是女娃七岁之前,逢年过节都是不走亲戚的,因为逢年过节太喜庆,怕女娃 福薄,承受不起这份喜气。
所以得等女娃长大,能承受得起喜气,才可带着去走亲戚。
算起来,今年还是魏夏第一次出去过节,但不是过节,还是可以出去走亲戚的,所以魏夏去过桃花村的。
魏夏吃着牛肉又问, “那我们明天吃完午饭就回魏家村,三叔他们的面铺是不是还要开几天?”
“嗯,你三叔他们的铺子还得再开一整天,明天夜里回来了。”
魏老爹笑着回答,“后天咱们一大早就会去你舅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