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家也都知道,人嘛,就是会有那种刀不落到自己身上,不会觉得痛的人。
除却巴氏外,就真有人在当时‘婉拒’了秦二的邀约、就是建立官商组织的那件事,然后没半个月,那家的各种肮脏事都被查了出来,当月月底,按例便被利索抄了家,看得其余人一愣一愣的。
要知道虽然古代的商人地位不是很高,但有钱了,难免会试着去攀点权贵,能够在一方郡县做个大富商的,朝堂官僚之中怎么会没点关系?
可秦二话都没说,就有人会为她解忧,也就是秦二仁慈,才只抄家流放了,没直接灭个三族九族的。
这件事没被记上正史,依旧只记载在了部分地区的郡县史中,知道的人便不多。
而这段野史记载的最后一段,总结性的还描述了一下这件事在当时,给予了许多人如同杀鸡儆猴般的威慑,富商权贵们人人自危,黔首们却欢呼庆幸,对比十分鲜明。
当然,这也不是说咱秦二是个嗜杀的人哈,那她嘴皮子都没动一下,人自己犯的罪,能怪到秦二身上吗?肯定不能啊!
又不是秦二逼他们作奸犯科的,对不对?
敢拒绝皇帝,胆子也确实是大哟!】
总结就是,秦二要听话的,听话就一起留名青史,不听话的就得嘎,甚至可能是嘎九族。
这个天幕说的轻描淡写、甚至带了些开玩笑般的语气,可听得正处于大秦时期的人,总觉毛骨悚然——指那些心知肚明自己有问题的富商或权贵。
很好,又一个!
听多了天幕说的,下一任皇帝会对商业各种扶持,甚至建立官商,思及其中的利益之大,有部分人难免会飘飘然,嘴角已经翘得是老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