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天幕都是文臣们感慨叹息,如今轮到了武将。
与文臣差不多,武将除却天赋外,也多靠经验累积。
可与文臣们的弯弯绕绕满肚子心思不一样,武将相对而言,就显得单纯直接许多。
武将们也会小声议论和比较,但在有这样显目的差距的情况下,再蠢的人都不会再出什么嫉恨的心思,顶多是有些泛酸为啥被天幕这样表扬的不是自己。
能够带兵打仗还能在始皇手下好好活着的,哪会有蠢人,最差都得是水平中游。
【说起来,好像秦二的臣子都爱给秦二写信,无论是在外打仗的韩信,还是在外任职的萧何陈平,这些人几乎一天好几封信的往秦二那边送,秦二也乐得看信而后给他们一一回信,时间久了,这些人就常在信里直接说一些政事,也不再特意写奏折上递。
这种待遇也不是人人都有的,譬如一开始的李斯就没有,根据李斯的儿子的记载,他爹当时愤愤然怒写好几大张纸,明明就和陛下同在皇都,却还是让人把信送给陛下,直到陛下回信,李斯才如豁然开朗般露出笑容。
这种写信往来的君臣相处方式也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快递、官道的发展进程。
如果只是送信,每次都快马加鞭可太浪费人力物力了,于是为保信件保密性和迅捷性,沛县、没错又是沛县,沛县当时的县令是萧何的族亲,十分聪明的开始让人去研究如何让道路更平坦以及车马跑得更快的办法。
除却信外,秦二与臣子们之间还会往来送东西,于是皇都就有商家研究出了更加高效有用的保鲜技术。
可谓是,君有需,臣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