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李自成来了,崇祯急得团团转,财政却拿不出钱充军费,崇祯鼓励官员捐款,结果仅得几十万两。
李自成入京,没钱犒赏三军,于是,也向明朝官员拿钱,不过农民军可没崇祯那么温柔,一番严刑拷打下来,居然搜刮出了七八千万两。
明末国库空虚,而官员腰包却鼓鼓囊囊,为何个人财富远超国家财政,这不是一个怪现象吗?
相比于让士绅缙绅侵吞食盐利润,还不如直接将这些蛀虫米虫给踢出去,把这笔银子砸到军队上面,至少让军队吃饱喝足了,人家是真给你老朱家卖命,真能为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浴血搏杀!
老朱陛下设计的军卫屯田制度,到了嘉靖朝就行不通了,屯田减少与军户凋零等种种难题接踵而至,嘉靖年间募兵制开始大规模推行,嘉靖帝在诏书中明确将募兵作为长久之计。
但,募兵却给本就紧张的财政带来沉重负担,从财政数据来看,嘉靖二十八年,太仓库银支出为三百八十万两,短短两年后的嘉靖三十年,支出飙升至六百万万两,而当时银库一年的收入仅两百多万两。
嘉靖二十六年,单个人的募兵支出约九两银子,涵盖工资、安家费、伙食费、武器装备等各项费用;万历八年,这一费用上升至十八两左右;万历四十七年,达到二十五两;到天启年间,御史在上书中提到,辽阳之役,一兵花费十八万,一饷八百万万;广宁之役,一兵花费三十万,一饷一千余万。
明末时期,每增兵一人花费三四十两已成为常态,至于兵丁到手能拿到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这并非是空口白话。
谁愿意饿着肚子去搏杀呢?
这盐政制度,被弘治皇帝败坏后,引发了一系列隐患,也埋下了太多祸根。